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 东厂督工曹正淳!

    秦法答问在咸阳城内如火如荼举行。

    对于居住在咸阳城里的“正黑水旗”老秦人来说,秦法答问实在是一个能够满足他们吃瓜欲望的平台,真正的吃瓜群众都还没上去几个人回答,气氛已经烘托到了顶点。

    扶苏站在高台上,眼看着也和安排好的几名随从演好了对手戏,拍了拍手便从高台上离开,准备打道回府。

    剩下的秦法答问工作在他的安排下,就交给擅于笼络人心的官吏大臣们高声宣讲,扶苏只需要刷脸打卡等着收声望值就可以了。

    红薯这个高产作物的概念逐步在咸阳城中散布开来。

    后面赶过来的百姓都搞不懂宣讲是什么意思,更不了解为什么要背诵秦法才能获得红薯,但是他们最后也明白了一件事。

    扶苏殿下这是在做一件造福百姓的好事啊。

    毕竟,红薯这种高产的作物可以很大程度减轻他们的负担,保证他们在饥荒到来时不会饿死。

    “各位不要急,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慢慢来!”

    现场身穿盔甲的士兵维持秩序,在士兵们腰间那柄闪着阴冷寒光的长剑震慑下,原本还有些混乱的人群一下子变得有序起来。

    咸阳城里闻讯赶来的平民就这样自发在这条街道上排起了长队,堪称咸阳城里十年难得一遇的盛况。

    这样的盛况,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只需要负责提问的大臣们说上一句“下一个”,底下围观的平民就会争先恐后的来此排队,一个一个走上去回答秦法。

    “殿下,我从未想过,百姓竟然有一天会对了解秦法这一件事如此狂热。”

    台下等待着扶苏吩咐的蒙恬也转过头来,看着眼前的盛况一脸感慨。

    甚至因为过来的平民实在太多了,他还紧急从军营里抽调一批士兵过来负责现场秩序。

    扶苏看着这一幕,笑而不语。

    说实话,他也根本不担心自己库存的几千斤红薯会被秦法答问这一个活动给消耗完。

    咸阳城百姓的人均知识水平他再清楚不过,能答对一个知识点就谢天谢地了。

    秦法面面俱到,连身为监国殿下的扶苏也所知甚少,更别提百姓了。

    从来没听过秦法的老秦人能答吗?答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用后世的眼光看待秦法或许会认为繁杂严苛,有些条例实在是太重,动辄砍头流放连坐,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触发刑律。

    但是对于封建社会的古代来说,至少秦法是契合了整体时代,为大秦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

    扶苏也寻思着,等什么时候进入低武时代以后,也完全可以根据低武时代的要求修改一次秦法。

    秦法的适应范围始终还是具有时代性,太不合理的条例扶苏认为能改就改,不能改就换个合适的说法。

    倘若以后迈入仙秦时代,大秦的秦法肯定也是针对仙人指定的刑罚,还能用对待普通人的秦法来处置么?

    不过,既然现在百姓们全都开窍了要学习秦法,那当然再好不过。

    扶苏已经安排好了咸阳官吏每天二十四小时在咸阳城各个角落,宣讲秦法要点。

    跑到宣讲处听秦法讲座的百姓们,几乎都是想要快速恶补秦法知识,想着立马学会就直接跑去速通秦法答问。

    到得后来,秦法讲座附近甚至连大街上席地而坐的位置也挤满了人,平民们了解秦法的欲望如饥似渴。

    就算是他们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对秦法这种繁杂严苛的东西有如此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