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章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二)

    一把竹折扇“唰”地翕合起,随后宛若一方惊堂木般拍在桌几。
宾客们还未从肃杀和坠江的缓过劲,遇上这蓦地拍敲,立刻又骇得脖颈一紧。勉力挪了挪头,循声望去,看见的却是一道背影。
这人出手恣意,摘下头顶的毡帽随手一甩,竟是分毫不差地挂住了圆胡台上的竹篱,醉步翩翩踏起,徘徊曳摆在渠流水道边际,接着再用极富磁性的嗓音缓缓念叨几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大众虽辨不清他的故弄玄虚,仍被他独特的音韵迷住,侧着耳朵听他接着述:“阑珊灯火照凉月。青花楼、毓灵殿。圣笔御书出宫阙。大荒儿女,美人英雄,青史名垂绝。”
念罢,他扬扇,转身,露出胡子两撇,落在宾客面前,立即有人惊觉,指向他的脸,道:“是那说书先生,是那咏叹坊里新来的说书先生!”
这人自是王妈妈捉请来的先生。
他固然让蒋老板的生意枯木逢春,却还没到盛名传遍风暖城的时节,被人惊呼着叫破身份,实在是因为刚刚他悄悄塞了些银钱。
刻下所有人都望着他的脸,哪怕是稍略动了些伪装的脸,也让他感到了虚荣的狂野。
颜子涵和祈风搀扶起了王妈妈,旋踵也睁着大大的桃花眼,等待着看他表演。
说书先生轻轻摇动扇面,道:“婉,天承十一年,正月,寇昨年携青花楼落地韶华宫前,朝天阙;女皇帝亲身赴宴,御笔疾书,册封大荒人间。经那一夜,便有了些拗口词语流传不绝,譬如呢……那个……”
一时竟像是忘却了吧,不住用折竹扇敲打起额沿。
这件事发生至今还不足半年,整个天下都议论得热烈,立刻就几人不约而同齐声言:“大荒九州、俊才八杰、穹苍七刀、霓裳六壁、五族门阀、四脉宗流、三大帮派、两位侯王、青花楼台。”
说书先生倏尔亮了眼,扇子一合,拍在手心里面:“对对对,瞧我这脑子,就是这些。”
没有编排的一唱一和立即让场子热烈,潜移默化地掩平了适才的一切。
他继而道:“既然来到温柔乡,打打杀杀可不兴讲,不若与诸位说一说那六位霓裳姑娘,好满足一番我辈的幻念。”
话音方落,接踵而来的就是苦待的男人们热烈叫好与鼓掌。
他又用扇子掩住半边嘴巴,窃声道:“这段在下还没在咏叹坊讲,还情诸位一定得为在下保密才好。”
那窘切的模样,就连颜子涵也被引得开怀浅笑,重新拉着祈风坐下;而刚从楼阶上坐下的两位佩剑年轻人,此刻亦在距二女不远不近的桌边停靠。
说书先生慵懒笑笑,不疾不徐道:“要说这被誉为‘霓裳六壁’的几位姑娘,宋浣纱无疑是最先要讲,在下何其有幸,曾与佳人偶遇在荷叶浅湖上,两艘擦肩的舟舫向远浮漾。她俏立舟旁,青碧色的小伞轻撑起遮阳,梨云杏发随风曳摇……”
他幽幽出神,仿佛再次置身轻舟上:“……只此一眼,就再无法相忘。那是一张春半桃花似的容颜;杨柳眉,鹅蛋脸,卧蚕狐眸盼秋水;红尘雨露落鼻尖,滑在朱唇边,星星点点。”
女子姿颜不禁被勾勒得浮想联翩,一时朦胧烟雨味盈满了诸梦楼间。
说书先生诚心道:“看她一眼,已要沉迷流连,倘使还听她一声,委实要被勾撩出心尖。哪怕是原本无欲而刚的男子,也得为她起心动念。”
顿时,男人的喉结滚动一片,仿佛那倾世的美人正在眼前,一个个俱是痴相垂涎。
这却怪不得他们。
说书先生接着道:“就连大荒第一人关独往也经不住宋姑娘的一曲、一瞥,否则像他这样世外逍遥的高人,又怎肯在青花楼台出现?”
事实上,就连寇昨年也委实没有请动他的颜面,却是由宋浣纱幽微弹奏一曲,换来了他的心甘情愿。那是一首名唤《思异乡》的婉转小调,仿佛在述说当故乡被时间的圆轮碾成了他乡,再多的过往也只得朦胧了。其间有多少惆怅,终究唯有自小流离颠沛的人才知道。一曲听罢,身在沙渊的关独往突然就觉得故乡难忘,于是万辞万里同远来的女子同行一道。
只是这般笼统地说上一星半点,你就会知道宋浣纱绝不只是有美貌。
容得一众宾客细细思量后,说书先生才道:“浣纱之下,便是……”
……
“漫山遍野悠扬着琵琶弦,江茂不用思辨,就清明是自己当年赴京赶考前所写,原本有一鼓作气的高亢,刻下却只余剩凄凄决绝。江茂放足狂奔,他知道是容娘在山林里拨弦,对不住她的他发疯似地想要再见一面,可苍苍的岐山却把他们阻隔在了两个世界。那袭红衣仿佛在每一个山径转角边,可他好不容易拐去,却仍是广袤一片。空中忽而有了落叶,弦音……断裂……”
尚乔伶凄婉地咀嚼着文字上的浓烈,情到胸脯深处,已是抑制不住的悲切,竟是断然盈凝了一滴滚珠泪,悄悄悬停在了眼眶前。
“呼噜……呼噜……”
揪紧的心弦忽而摇曳,尚乔伶忍不住颤了颤眉宇,那滴情到浓时的泪珠岂非消失不见!
“呼噜……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