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青城再会(一)

    湖州青城

    今日是花朝节,从晌午后,青城的各个街道就开始热闹起来。

    尤其涂河两岸,花团锦簇,游人如织,沿街的商铺早早摆好待售物品,叫喊着赚着吆喝。

    “又香又甜的糖炒栗子嘞!”

    “松松软软的红豆糯米糕!”

    “新出锅的肉包子!有猪肉茴香的,鸡汁肉馅的!”

    各种美食的味道飘在空中,勾的人鼻子直痒痒。

    迈过美食区,再往前走,就是一些售卖小玩意的摊子,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簪花银钗的,还有卖些逗弄幼儿的拨浪鼓等玩具的。种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起了购物心思的行人,停在摊子前,有来有往地与摊主讨价还价,不多时,摊主乐呵呵地收钱,买家开心地拿走货物。

    还有一些不听话的幼童,一不留神,就脚底打滑似的窜出老远,家中长辈紧忙跟上,待捉住他,径直向他屁股上招呼,训斥道,“不许乱跑!跑丢了怎么办!”

    幼童似懂非懂,疼倒是真的,就开始哇哇大哭,路过的人,瞧见这一幕,都咧着嘴笑笑,还有些人家,指向那哭得声音发哑的幼童,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而这些往来不绝的行人中,就有沈竹音与碧珠二人,她们也是走走停停,四处随便逛逛。

    “小姐,这青城比松安可热闹多了!”碧珠感叹道。

    “那是自然,青城是湖州州郡,是湖州的中心,而这里又是涂河沿岸,再往前不远处就是整个湖州最大的巷口,锦荣港口。这一处自然是商贸繁荣。”

    沈竹音望向不远处的涂河,此时已夕阳西下,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照映到宽阔的河面上,波光粼粼,潋滟金光。

    夜晚降至,但涂河上仍是一片热闹,有行走的大型货船,站在沈竹音的角度,依稀可以望见甲板上站着吹风的船夫。此外,涂河岸边还停着小巧精准的船舫。

    她不禁喟叹,此时此地正是胜景,见开阔水面,望无际汪洋,她的心境也豁达舒朗。自从离开松安,来到青城,也将不愉快的往事丢在一旁,有了新的人生篇章。

    沈家是在七日前来到青城的。

    如今沈家在此安家,购置新的宅子。虽然不能和松安县的宅院相比,但也算不错,是个二进宅院。

    那次沈竹音做主将沈家家产捐献,但上面给他们留下了沈家宅院和一些傍身银两。将宅子卖掉后,加上手上的钱,七七八八凑一起也有千两有余。

    沈家父女商议后,决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在青城开间粮行。沈知越当初就是贩卖粮食起家,而后又因为粮食被诬陷,现下沈竹音也算是女承父业了。

    沈家将新的粮行开在了青城的梨花巷的路口,这里虽然比不上涂河岸边繁荣,但也不算差,沿街都是一些卖日常品的店铺,还有一些商户人家。

    今日恰逢青城特有的节日花朝节,加之家里面也安顿收拾得差不多,沈竹音便带着碧珠一起出来走一走,凑凑热闹,放松心情。

    沈竹音和碧珠一边闲聊,一边向前走着,待走到一处卖栗子糕的摊位前时,碧珠捉住沈竹音衣袖一角,睁着一双圆圆的眼睛,语气略带几分请求:“小姐,我们买一份栗子糕吧。”

    新鲜出炉的栗子糕有一股甜香味,因离得近,一股又一股的栗子味直往鼻子里钻。

    那摊主也是个有眼色的,见她们二人停下,笑着招呼道:“两位姑娘,要不要来一份栗子糕。刚出炉的,又热乎又新鲜。”

    沈竹音手指轻轻点在碧珠额头上,笑着打趣:“往日说你是小馋猫还不承认,露馅了吧。”

    碧珠撒娇般地哼道:“还不是和小姐学的。”

    沈竹音转过身面向摊主,和气地问道:“多少钱一份?”

    “十文钱一份。”

    沈竹音从荷包里取出铜板递给摊主,顺便接过来一包热乎乎软糯糯的栗子糕。

    “喏,小馋猫。”

    碧珠笑嘻嘻地接过,一伸手拿糕,直呼:“好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