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0章 与君重逢(十)

    她强迫自己定定神,打开账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笔五百两的花销。

    这是她送给黄县令府里管家的,不过是想通过打点,去见父亲一面,结果,送钱时,他答应的痛快,过后连个水花都没有。后来也有再找过他,结果连人都见不到了。

    第二笔,是一项一千两银子的支出。

    这是她各种托人,去寻门路时的花费,那时的她,骤闻父亲入狱,但凡能搭上的门路,砸多少钱都要试一试。

    后来才发现,那些人不过是见她“有病乱投医”,趁机讹诈。

    第三笔,是一项五百两的支出。

    看到这一笔,她还是忍不住默默地叹口气。

    那时,她已经知晓了真假账本的事情,就想着去乡下寻找证人,如果村里的根本就没有人买“高价粮”呢?

    她想得简单,去村里问一问,说不定就能收集好证据,父亲就得救了。但当她真的去做了,最先震到她的,却是一个个皮包骨的稚子,庄稼尚未成熟,他们只能采野菜充饥。有些孩子,怕是饿极了,挖出野草,什么都不管不顾,就往嘴里塞。

    那一刻,她忽然醒悟,这赈灾粮究竟意味着什么。

    原本只是一个概念,但当真实的画面一幕幕冲进眼底时,她止不住地颤抖,她忽然升起一股罪恶感,往日里,她觉得不合口就倒掉的饭菜,化作铺天盖地的山洪将她淹没。

    她还没有回过神,就被几个汉子推搡着,他们凶神恶煞,口气狂狷,不让她再靠近村庄半步。

    当她回过神后,就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分明是不想她拿到村民的证词!

    回到家后,她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托人买米,送给那些吃不起饭的人家,另一件则是,再托另一波人去寻找证据。

    最后,她还是拿到了一些证词,却少的可怜,因为她并没有看过那本假账本,如果这些人本就不在假账本中呢。她原本想得是只要收集大半,就足以说明问题。

    沈竹音继续向下看去,手中的算盘噼啪作响,却时不时地算错数。

    她再一次强迫自己定定神,却是徒劳,她知道昨夜的梦境吓坏她了。

    她忍不住想,如果她再去求柳清渠,他会允许她再看望一次父亲吗?

    沈竹音想,若要把事情办成,她就不得不讨好柳清渠。如今的柳清渠对她恨意未消,她还是要小心一些。

    她回忆起过往,柳清渠还住在沈府的日子。记得有一次,三人一同吃“团圆饭”时,柳清渠多吃了几个生煎包。

    想来柳清渠是爱吃生煎的。不如做一些生煎包带给他。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说不定他吃得开心就能答应自己,再去看望一次父亲。纵然不成,也想求他找个大夫给父亲看看伤。

    打定主意后,沈竹音掀开门帘,朝外走去。

    她唤道:“杨嬷嬷,碧珠,好久没有吃生煎了,咱们做一回生煎吧。”

    到了现在,沈竹音还是想瞒着她们,不想让她们担心。

    杨嬷嬷笑着回应:“好。”

    杨嬷嬷永远都是一副慈祥的样子。她已经半耷拉下来的眼皮,遮住了大半的眼珠,反而趁得整个人更加温和。她眼角细细微微的褶子反而平添了一份岁月增长后的从容。

    当看见她的时候,她一定是嘴角噙着笑意的。

    碧珠也是个小吃货,听到“生煎包”,眼睛一亮。

    碧珠人长得小巧,一张娃娃脸,月牙眼,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罗裙,就像田埂里肆意生长的野花,虽然小小的不起眼,但有着蓬勃的活力。

    “好呀好呀。我之前还跟杨嬷嬷学过呢,这次可以大展身手了。”

    沈竹音迈步走到她跟前,点点她的额头。

    “你呀,就是一个小吃货。”

    “我这都是跟小姐学的!”

    沈竹音故意打趣她:“你还学会顶嘴了!”

    杨嬷嬷看着二人打闹,心里忍不住开心。她是看着沈竹音长大的,也知道如今沈知越入狱,沈竹音心里压力很大。

    她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总是一脸郁色,唯独跟碧珠说说笑笑,心情还会好一些。至少,脸上能见到笑得影子。

    若要做生煎包,那必然少不了和面和调馅料。

    于是,三个人分工,杨嬷嬷去揉面。沈竹音与碧珠负责调肉馅。

    这次的生煎包选择做猪肉葱花馅儿。做生煎包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