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开荒(二)

    苏小桃把老蔡等人带过去,听他的建议选了一处高地,主要是为着防止洪涝冲了房子。他们立刻就开始动手清理了。后面陆陆续续运来了木头,土坯、石料,杂七杂八的零碎。也不用包吃住,落得个省心。

    在这荒郊野外,她也没打算盖成像六福巷那样精雕细琢的宅院,以实用为主。蔡工头带着十几个人,不到十天就盖好了。付了工钱,先晾着。

    这些日子,荒地开出了大概五十多亩,每开出新地,苏小桃便及时撒上棉花种子。

    看苏小桃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撒种子,有心眼活泛的雇工就来跟苏小桃问讯,东家不会亲自耕种吧?

    这片地本来就是皇上下旨试种棉花的,当然要实打实的耕种,所以苏小桃肯定地答复了对方,只是暂时不能租种,而是雇佣,每月固定付工钱。

    问话的人大喜过望,雇佣比租种更好。租种还要看老天爷脸色,风调雨顺才能有收成,而雇佣有可靠的钱拿,没什么风险,这简直求之不得。

    问到了实信,雇工当即自荐请求苏小桃给他几亩地,由他带着家人耕种。

    苏小桃一想,这正中下怀,也省的又要专门雇人。“可是,你们住哪儿呀?”

    那人讨好的说道:只要给工钱,给他们划一片地方,他们自己就可以打土坯、砍树,盖房子,哪怕先盖几间草棚,都不用她操心。

    其余二十多人听到这个消息,一窝蜂的找了过来,争先恐后的争取机会。人多嘴杂,苏小桃让他们选出来个德高望重的人做临时村长。这人姓易,四十多岁,平常就是大家的主心骨。然后三个人好好合计了一下。苏小桃决定开荒加到二百文一亩,而种地每个月一亩地二百文。

    不到两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带了劳力来。有的是妻子,有的是父母兄弟,开荒的开荒,种地的种地。苏小桃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但不再管饭。

    她把开好的工钱结给了他们,并且定了契约,继续开荒。这样一来,倒不用把她绑在这里,定时供应饭食。宣河附近的小湖小沟,能见着野鸭子、鱼蟹,他们得空的时候,可以抓了打打牙祭。

    谭石头说:若这些人知道这是奉旨种棉,那兴致只会更高,不给钱都愿意干。于是,她大张旗鼓的宣传,“这可是奉旨开荒啊!”那些人确实与有荣焉,有了一种大大的荣誉感。百姓对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膜拜简直超乎想象。

    来到宣河一个月了,苏小桃非常想念六福巷的家,宛如前世旅游的时候,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必须回家一样,她惦记着静荷锦枝等,但奇怪的是,她最想念的居然是瑞临。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每次见到他都有好吃的和好东西相赠?大概是,小朋友都喜欢给自己糖的人。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事不得不回,将近三万石公粮还要交,规定的时限马上要到了。自己抽空种了一些,但是数量还是不足,需要集中精力再产一些。

    至于边开边种的棉花,苏小桃在空间外几乎没有种植经验,还不如找个经验丰富的老农盯着。这时代以农为本,逃荒的人基本都是农民,多少都有种植经验,她把棉花种子交给老易,让他们开出新地后撒下去。工钱等她下次来时再结。

    原本她想留下谭石头监督着,但谭石头属于城市贫民,并不擅长农事,且人话少,没有管理的经验,留下恐怕作用不大。苏小桃赌这些试验田上面悬着“皇上”二字,大明律法严苛,他们不敢做忤逆之事。偶有作奸犯科或屑小之辈,有老易掌控着不出大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