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4章 想开工坊

    紫晏给她泼了一瓢凉水。松江织布工艺确实很好,但黄道婆已去世多年,尖端织法被个别人掌握,并不外传。现存的棉布市场因棉花产量极低,棉布更是稀有,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极高。从观感看又远不如丝绸华丽美观,比之蚕丝又重,市场也很小,仅大富人家和皇亲贵族在用。

    苏小桃说道,其实棉花很易种植,且保暖性极好,应该大力推广才是。现在的穷人除了饿死的,怕是冻死的人也不少,用棉花做棉袄,絮被子,相当暖和。若三五文一斤,人人都用得起,是不是受冻的人会少一些。棉花多了,织布并不是多复杂的事,普通妇女都可掌握,大家是不是都能穿着舒服了。麻布太扎了,实在受不了。”

    紫晏看着这个小孩,有些诧异。原以为他种棉花,是为了发大财,结果,他在为万民考虑。自己是没那个志向和境界,从前只是为家族尽力,保住通天的财富,而现在嘛……

    唉!他摇摇头。吃的萝卜、窝头,却操的紫禁城的心。

    紫晏想了一下说道:“那你倒不用急于织布,卖棉花就够了。”“至于怎么穿着,你也太老实死板了,出了京就没人管,可以穿丝绢绸缎,你非要穿个麻衣可不是扎吗?”

    苏小桃抓了抓耳朵说道,“一大早起来就在地里打转,全是土和泥,还穿什么绸缎?那不是糟蹋了吗?”

    她换了个话题问道:“紫晏哥,黄道婆传过来的织机也在松江制造吗?”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但丝绸制造工艺最好的机器大都出自通州,你若建工坊,应从那里购置机器。还有,这里应该派专人来管,要不然会很辛苦还管不好。”“若从前,我手下诸般人才都有,但现在……”他黯然的叹了一口气。

    苏小桃突然想起瑞临曾经说过给自己找个管田庄的庄头,怎么没有下文了。不过,他一贯对自己的事上心,应该是还没有找好。

    紫晏说道:“这样,不如这边事了了,我陪你一起去通州看看。”“那太好了!”苏小桃说道。

    移栽的棉苗涨势挺好,大概到九、十月才可以收。后面新开出来的地都种了麦子,是苏小桃提供的种子。既然种麦子是为了雇工自己吃,他们便自觉地来问苏小桃收几成租?

    因为这是试验田,且是第一年种,一般来说,肥力都不足,产量不会太高。但空间里出的种子,品质好的多,也说不定。按朝廷规定,新开荒的地前两年都是免税的,苏小桃也不想那么刻薄,也免租吧,这些农户几乎都是赤贫,让他们喘口气,稍微积累一些。

    农户们一听,高兴坏了,这地里所有的产出都是自己的,那还不加油干?

    苏小桃原本打算这边稍微闲一点便和濮紫晏前往通州看看织布的器具,但是建工坊远比想象的费钱。为长久之计,她也不愿意用土坯竹竿凑乎,买的正经的好木料和青砖,未及完成,苏小桃手里银子就耗尽了。她惦记着上缴户部的粮款应该开始发放了,两人便急急忙忙往回赶。

    此次苏小桃前往宣陵,一去两个多月,六福巷的店因为没有粮食可卖已经关张了。紫晏责怪苏小桃为什么不让老邓他们去进货?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是做生意的大忌。苏小桃没法解释,只能讪笑。

    一个多月前户部已发了通告可以去领粮款了。苏小桃拿了户部打的收条去府衙领银子。

    去府衙顺利地拿到了银票一万八千两,她心里那叫一个兴奋。她想咱也是有钱人了,回去好好奢侈一把。要不要再置两套房产?再买辆豪华马车?咱在京城有房有车,那也是很值得骄傲的。

    谭贵奉了瑞临的命令老在六福巷守着,这天也跟在她的屁\\股后面,硬把她拐去了皇宫。

    这么久没见瑞临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自从知道了他对自己的心思,有时不由自主的便会想他。也会憧憬未来的种种,虽一再克制,但就是忘不掉。

    在宫城门口,刚好碰见那个小偷王爷出来。苏小桃心想,皇上有这样的兄弟,丢人丢大发了,可是到底还是亲的,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