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无他路

    第二日一早,立储的圣旨在朝上掀起一片声浪。

    而封赏赐婚的圣旨,也一大早上了太师府的门。

    太师正在朝中,尚未散朝归来,乃是主母苏林氏一身诰命朝服,带着一众儿女在前院接了旨。

    封赏的圣旨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句套话,苏幕容跪在母亲身后,垂眸听着那圣旨上的一字一句:

    “奉,天承运……”

    “……今皇五子册封太子,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以配。”

    “……以继天命,承社稷。着礼部、钦天监择吉时良辰,定礼完婚。”

    那面白圆润的太监立在前头,手捧圣旨,带着太监所特有的一种腔调,拖着嗓子,却偏偏字正腔圆,宣完了圣旨还要接着唱礼单:

    “钦哉!圣上有赏:赏连理枝纹玉耳瓶一对、云纹玉如意一对、缠枝鎏金镯一对,七宝琉璃钗一对……”

    苏幕容面上恭听圣旨,只是心思却已经不在这礼单上了。

    这空悬了数十年的太子之位,终于有了归属:皇五子,周王。

    这是一个算不上太好的好消息。

    与其他皇子相比,周王偏内秀,不好张扬,也没听说有什么不良嗜好,唯独性子软和了些,但相较于郑王、赵王之流,却又要好相处的多。

    只是周王其母良妃性子一向骄纵,便是如今上了年岁,性子稍有收敛,却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苏幕容暗自出神细细思量着,心下百转,面上却不显,只是跪地垂首,姿态恭谦地听着传旨公公念诵。

    冗长的礼单,念了约么一盏茶的时间才念到尾声。

    那太监白胖,一笑起来颇有几分憨态可掬的模样:“诸位,请起吧。”

    众人朝着圣旨叩首谢恩,这才互相搀扶着起身。

    苏幕容上前接了圣旨,不动声色将赏银塞在了那太监的袖子里:“多谢公公,还要劳烦公公跑这一趟。若是不急着回去复命,不若在府上小坐一会儿,吃些茶水点心。”

    那太监笑眯眯唱了个喏,收了赏银,道是宫里还有差使,推拒了。

    于是众人送他至门口,看他上车方才回转。

    接罢了圣旨,这圣旨也要供起来。

    “行了,四丫头的婚事总算定下来了,太子初立,这长安城里估计还要乱上一阵子,”苏林氏扫了一眼府上的儿孙以及媳妇们,“该说的不该说的,你们心底下都有数,也不必我这个老婆子在这儿给你们讲规矩——只一条,谁在这个时候出挑儿惹事儿,老婆子我开宗祠,家法处置!”

    苏林氏面色冷冷,五十多岁的面容上带着些许早年风霜,却也因得这许多年的保养得宜,蕴养出一番贵气与当家主母的威势,再加上一身诰命朝服,平添肃然庄重。

    一时间,院子中众人纷纷行礼,儿子、女儿、媳妇、孙儿之类应声者此起彼伏。

    “都散了吧,”苏林氏淡淡道,“四丫头留下,跟娘一块儿把圣旨供起来。”

    苏幕容福身:“是。”

    这事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确实没什么重要的,只是走一个过场,以示对圣上的敬重,告慰先祖苏家如今的发展。

    苏林氏遣散了家人,只带着苏幕容捧着圣旨一路朝祠堂而去。

    苏氏出自陵州,山遥路远,自从苏青延高中之后,也就只有府上老夫人过世,扶柩归葬才回去过那么一次。

    是以为方便年节祭拜,在长安也设立宗祠。

    苏青延本是寒门士子,祖上蒙冤,家庭败落,早已没有什么严格的嫡庶之分,到他这一代,几乎与单传无异。

    是以在陵州虽有祖地祖坟,苏幕容这一代却几乎都出生在长安,对陵州并无太多了解,也唯有是祖母过世之时,遵从老夫人之命,回了陵州一趟。

    大多数时间,祭拜先祖却还是在太师府后院的祠堂。

    苏林氏着人设供案,摆圣旨,燃香祭拜祖宗牌位。

    随后带着苏幕容三拜九叩,而后挥退了下人。

    苏林氏起身,仰头看着那供桌之上的、一层层的牌位,叹息着唤了一声:“夭夭。”

    这是她的小名,苏幕容轻声应道:“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