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第3章

    母子俩的好心情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上朝。

    七点整,天还没亮透,两人就要穿戴整齐坐上朝堂。一卷珠帘,后面坐着杜蓁蓁,前面坐着萧知钰。下面文武百官排排站,全是给新帝抛难题的。等到早朝过半,偌大的殿内吵吵嚷嚷,和菜市场也没两样。

    杜蓁蓁心道,还好她是太后,常朝不用上,隔三差五过来看一次就行,不然这可真吃不消。

    崽太难了。

    她同情的眼神瞟向前方。

    萧知钰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明明是一国之君,正襟危坐的样子却像个面对家长吵架手足无措的孩子。

    借着隐约的天光,杜蓁蓁能看见他紧绷的脊背和攥紧的拳头。

    作孽哦,孩子才十四岁,搁现代就是为学习烦恼为游戏欢呼的年纪,在这儿却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兢兢业业,用单薄的肩膀扛起一个国家,还得管老头吵架。

    她眼睛扫向下面吵得最激烈的一群人,这些人的年纪加起来估计比千年的王八还要大,争不出个结果来索性撩起袍子跪在殿前,要十四岁的新帝定夺。

    “陛下,如今皇室血脉凋零,相信先帝在天有灵,也希望陛下早日选秀,迎娶中宫,为皇室开枝散叶啊!”

    现在说话的是礼部尚书严道昌,老头子一把年纪的人了,最是关心皇家子嗣问题,景顺帝当年就是没听他的劝,以致子嗣单薄,到选储君了连个像样的人选都没有,故而他如今说这番话,说得可理直气壮了。

    “陛下,老臣认为严大人此言差矣,陛下登基不过半年有余,理应以国事为重,过早选后纳妃,恐怕有损陛下励精图治的名声。”

    户部尚书胡昆山,又一个老头,俩老头打擂台不是一天两天了,每每以严道昌妥协告终,无他,户部手里握着财政大权,有钱就是腰板硬。

    杜蓁蓁掏掏耳朵,听了几句“忠言逆耳”,心道不愧是文臣,一个搬孝道,一个说家国,上纲上线冠冕堂皇的,压迫感立马就往萧知钰身上去了,要不是她职场浸yín多年,就信了他们的鬼话了。

    大启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帝年幼时,需要辅政大臣和太后辅佐,若是新帝大婚或者开始选秀,视同成年,保皇派就有理由让皇帝亲政了。

    所以,除了一些对后位有想头的,也不排除一部分想把自家适龄女儿往宫里送的,像严道昌的孙女年纪就正好。

    至于胡昆山,他想的也没有说上去那么好听,哪怕原身是一介女流,也知道胡昆山是杜相一党的,这事杜贺不宜亲自出马,只能旁人代劳。

    因为如今的辅政大臣,正是原身的便宜爹杜贺。

    杜贺才过了半年不到的霸权生活,让他放权给新帝亲政?做梦去吧。

    再说萧知钰才多大,她崽就是个傻白甜,还选秀,到时前朝还没搞明白,后宫又得乱成一锅粥。

    杜蓁蓁肚里过了一遍,心疼地看了眼在前头顶着风雨的自家崽,可怜这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还是妈来给你扛吧。

    萧知钰捏着拳头,心里是有怨怼的。他年纪不大,人却不傻,知道朝上他势单力弱,难免要受群臣摆布,可如今他正是需要勤勉治国的时候,这些人却为了一己私心拿他的婚事来博弈,说不膈应是骗人的。

    他张了张嘴,正要说话,身后的女子却先动了。

    杜蓁蓁清清嗓子,扬声道:“严大人,胡大人,二位都是老资历了,大冷天的把膝盖跪出个什么毛病来,陛下会心疼的,快些请起。”

    先放个迷魂药。

    “严大人,要说皇室血脉凋零,也是实在话,哀家和陛下孤儿寡母的,势单力薄,就是遭了欺负也只能把苦楚往肚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