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3章非常年轻的老中医

      姜半夏一边写方子,一边叮嘱他。
  “这个轻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现代医学没什么治疗药物,只会让你随诊观察。”
  男子连连点头,确实如此,医院没办法治,否则也不会四处求诊中医。
  “还有,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你这个不算病,而是整体体质的问题,所以不要纠结二尖瓣关闭不全,也不用纠结什么风湿性心脏病,心态放平,情绪放松下来,慢慢地把身体调养好,其他问题都会地迎刃而解。”
  “另外再讲一下舌苔问题,你说的早上黄苔,下午白苔,这个情况比较少见。”
  “一般来讲,中医认为黄苔为热,白苔为寒,当然像感冒发烧之类的外感病,有时白苔也是热,需要具体分析。”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你说的早上有黄苔,那肯定不是真正的黄苔,而是水润黏腻的舌面上浮着一层湿湿的黄浊苔气,一般会出现在舌的中后段……”
  男子:“对对,就是很湿的样子,浮在舌苔上面,就舌根那一片有。”
  姜半夏已经写好三张方子了,仍然在继续写,同时继续讲解。
  “这个黄苔,并不是真正的黄苔,而是你的脾胃和肠道功能太弱了,夜里睡觉的时候,脾胃和肠道里积滞了太多湿浊,在肚子里堆积,吸收了体温慢慢地发酵生热了,于是反应在舌苔上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当你起床之后,运动量增加,这些东西又通过大小便排出去了,这种假黄苔也就随之消失了。”
  男子:“原来是这样啊!”
  孙筱雅听得更用心,因为她也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病例,第一次听说有人会早晨黄苔,下午白苔,而且是长期如此。
  所以,她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听完姜半夏的讲解,茅塞顿开,长见识了。
  孙筱雅也在认真地默记姜半夏写的方子,有些惊讶,居然一次写那么多方子,还给编号了。
  姜半夏终于停笔了,拿着六张药方,叮嘱病人:“过了今天,我就不在这里出诊了,但是我真心希望能你恢复健康,所以一口气帮你开了六张方子。”
  男子都震惊了,“六张?”
  “对,我都编上号了,你先拿着一号方,去药房抓一个月的中药,喝完之后再换第二个方子,以依类排,每个月换一个方子。”
  “如果你家住得远,后面的方子,可以就近找一个靠谱的中药店去抓药。”
  “另外,如果感冒发烧了,这些中药就暂时一下,感冒好了再继续喝,因为里面大多都是滋补药,感冒的时候不宜服用。”
  姜半夏又耐心地跟他讲了很多,希望他能坚持中药调治,否则等病情严重了,再回来找中医调治也晚了。
  他在这一个病人身上花了太多时间,赵易虎和钱树林都觉得他太啰嗦了,占用大伙儿的时间。
  孙筱雅却希望姜半夏讲得多多益善,可以让她学到很多书本上都学不到的东西。
  姜半夏竟然又拿来艾条,给男子艾灸了一会儿,然后才正式结束诊治。
  接下来,每次轮到姜半夏接诊的时候,进来的都是非常棘手的疑难杂症病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西医束手无策的那种疾病,令人头大。
  姜半夏每一个都看得非常认真,不惜占用太量时间,耐心地给病人讲解,叮嘱注意事情。
  甚至还会问清楚他们的居然环境和饮食习惯,并且一一提出调整意见。
  姜半夏看一位病人的时长,超过赵易虎、钱树林和孙筱雅看三位病人的总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