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4或曰见龙在田(4)

    徐添一四处眺望,忍不住摸着胡子赞许。

    他原先在大户人家当管事,也打理过田庄,一眼就看出这里是好地方。

    本身入口狭窄,人迹罕至。但也不至于交通断绝,走两天路就能到临真县城。

    水源充足,水质清澈;四周山林环抱,林间带下来的枯枝烂叶都是天然好肥。

    还遗留有一些开垦过的熟茬地,整一整就可以直接播种。至于大片大片的生荒地,还要等腾出人手后才能开垦。

    方真灵带人在附近转了一圈回来:“大郎,前面果然有废弃的窑洞,还挺坚固。总共四孔,虽然不大,不过挤一挤够咱们休息。”

    游抱刃问:“要是把二百石粮食放进窑洞呢?”

    方真灵犹豫着想了想:“这……恐怕要腾出一孔窑洞才够。再怎么挤,怕也还有十来人睡不进去。”

    游抱刃不以为意:“安排十五个人住营帐里。先让兄弟们自愿报名,不够就让身体好的补上。算我一个。”

    方真灵原想劝一劝,最终只是点头。

    游抱刃又说:“既然要在这里安家,不如咱们起个名字。”

    盘虎左看右看,拍掌道:“这里是延安府南边,泥地又多,又有一个大水湾,就叫南泥湾好了。”

    方真灵摇头:“太过土气。”

    游抱刃看向徐添一:“徐丈读过书,你看怎样?”

    “这个……我看这里溪水有如龙形,田地也多。叫龙田乡如何。”

    徐添一原本也只是随口乱取一个——除盘虎这个实心肠之外,徐、方二人都以为游抱刃只是故意谦让。

    不想她却爽快点头:“我听算命先生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个名字吉利,那就叫龙田吧。”

    从直罗一路过来,也曾遇到乡民走投无路、无依无靠,想跟他们一起,游抱刃一并收纳。如今龙田有八十二人。

    稍事休整后,分派任务:

    一组伐木造房、修葺窑洞,称作营造组,孔大有领头;

    选六个人做守卫组,昼夜轮值,警戒猛兽,守卫粮食及入口,盘虎负责;

    五人采买组,往返临真,买卖物资,方真灵负责;

    农事组抢种糜子、荞麦等作物,兼养殖、狩猎、做饭,徐添一负责;因他曾经做过田庄管事,也让他管账;不过收支都要游抱刃点头。

    分派完毕,游抱刃问徐、方二人:“不知我们该怎么跟官府打交道?”

    徐添一原在田庄管事,方真灵在京兆府游走,都应付过胥吏。

    两人也不掖着藏着,一番讲解谋划。

    第二天,游抱刃与徐、方一同到乡中,用牲畜换了些钱,前去拜见里正。

    里正见她年轻,有些怠慢。

    听说是南归的汉人,也不怎么吃惊。德彰之变至今十七年,原先还盼着中原平定、王师北征的汉民心知已然无望,许多人举家南逃。

    待听说有八十人之多,里正不由得有些吃惊,皱眉问:“你们果真是从北虏那儿逃来的?哪个地方?”

    游抱刃道:“是宥州附近。因为不辨方向,迷了不少路,好在祖宗保佑、大周保佑,最终还是顺利南归,身上带的口粮也没有丢。如今我们在临真西北安顿……”

    “哦?你们带着粮食?已经安顿下来了?在哪儿?”

    “就在库利川源头,不知有没有什么妨碍。”

    游抱刃话音落下,徐添一笑容满面地把一袋子钱送到里正手里。

    里正掂了掂份量,面色才缓和下来,细想了一会儿:“原来是那里。无妨,那一片都是没有主的,你们安心住下便是。我待会儿叫乡书手来,报县里办文书,给你们造户籍和田契。”

    “还有一件事,”游抱刃笑道,“我等叨扰贵宝地,总该出些力。我们自请编作一龙田乡,我应差为里正,我的乡人应差为耆长、户长、乡书手,不知贵人能不能代我向县里传达一二?”

    里正听罢大喜。

    原来里正、耆长之类,都是衙前职役,由上户中的一等户充差,不能不干。

    虽说管着一个乡的赋税、治安等事宜,但既无酬劳、又担责任,要是出了漏子,还得自掏腰包填上,还要动辄鞭笞问罪,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使。

    碰上酷烈的上司或是差一点的年景,甚至能闹得家破人亡。

    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要安置,差事增添不少,里正原本大不乐意。如今游抱刃自愿应差,当然再好不过。

    “游兄弟如此热心肠,令人佩服!我一定把话带到县衙。还有什么缺减的,只要不太麻烦,不妨提来。我也不是怕麻烦,只是我这里事务繁多,怕耽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