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第47章

    沈盼睇对男色没有多大的概念,可明槿笑的时候,她立刻给明槿打上美色的标签。

    不止男人会对楚楚可怜有印象。

    沈盼睇为了明槿的一句没有什么朋友,毛遂自荐,颇有为红颜一怒的滋味。明槿也拖着沈盼睇,没有让她这句话收会去,一路上保持着飘飘然的状态聊着天,沈盼睇下了保证,是有事能用上的朋友。

    重逢后见了两次的人,一下子成了能接续联系的。

    飘飘然的沈盼睇没有去反思自己,反而感慨聪明有聪明的难处。明槿就是聪明过头了,虽说这样的人交朋友不看年龄而是看脑子看三观,但这个年纪有着年龄相近的朋友会少些孤单的。小时候的明槿好像就没有什么朋友,一个人落了单,才被她骗吃的。

    那也不能叫骗,现在想起来能给当时的自己一个很正义的形容,劳动所得。或许聪明的明槿,在当时就看破了这一点,才会在多年之后,想起她这个玩伴。

    或许是为了增添几分可信度,他们拍下一张照片,傻傻拿着一张大字“我的金苹果”。照片过些日子才会拿到,沈盼睇贡献了自己不太聪明的模样,给明槿一个承诺。

    没拿到照片,沈盼睇没去想自己会是什么模样,大概是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姑娘,与室友说:“我真是个好人。”

    “现在好人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孙菲说,“一来坏人也会说自己是好人,二来说一个人是好人,跟说一个人好骗,没多大的区别。”

    这话王露认同,这年代真的就是好人难当:“你是拾金不昧交给警察叔叔了?”

    这样子的好人做起来没什么风险,比别的好人要好做,除此之外还是少成为别人口中的好人。多是假好人,真容易欺负的人。

    孙菲跟王露都要比沈盼睇晚回来,周末有些聚会,又是国庆就回来晚了。沈盼睇是吃过晚饭就回校的,就在学校外头的小吃店吃的,凉皮上浇上酱料,明槿不太能吃辣,明明是十月瞧着像是被热着了,更是秀色可餐。他也不说辣,只是默默多喝凉水,时不时就抿一口,被沈盼睇注意到小动作,承认自己不太吃辣,是这些年吃的少。

    王露说自己是穷快活,人活着要有点孔乙己的精神。她看得书不少,很有文艺的气质,在男同学里头,挺受欢迎的,去个聚会是有人跟她搭讪的。这年头,谈对象的也不少,自由、浪漫也是大学生的追求。孙菲能省吃俭用买一件呢大衣,那劲头王露比不了的。当然的,一件呢大衣不是王露省吃俭用就能买到的。

    沈盼睇说:“今天展销会,我买了点高三的复习资料。”

    王露咽了咽口水,果然是好人,一时不知道是自己的妹妹可怜,还是盼妹的弟弟可怜。

    “等婷婷她们回来,问问她那边有什么资料,一起给弟弟整理过去。”孙菲认真给建议,为沈水鸣的求学路添砖加瓦,“要真的有,哪怕是几年前也没到小地方去。”

    这地方跟地方的差距还是不小的,在大学云集的首都,有的学生编高中复习册出版,印发的册子不多,质量参差不齐,经过一轮轮选择,肯定是能选到好的,再说了只要答案不是错的,知识点不是超纲的,管他好坏,多做题也没什么错,又不是做不完。

    “这点子好,不成也就不成,要是成,我弟肯定开心。”

    “……”成不成是一回事,开不开心绝对是另外一回事。

    沈盼睇说:“他喜欢学习的。”

    其实王露考上大学也是拼全力的,设想下那时候有人为她整理习题,那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念了几年大学,那时候的心态就变了。顺顺利利毕业,那就是有份好工作的,这下子王露才发现自己心里头对学习有些松懈。

    看上去是读了不少书,以书为靠,实际上也就那样一回事。念书的时候,她在学校里都是佼佼者,到了大学,那真是连泯然众人都得使把劲,这聪明人真多。一来二去的,也没了争先的念头,差不多差不多的,努力也努力了,可咬牙冲一冲的劲持续不了多久。从前是有个明确的目标,如今是等着分配工作。

    王露剖析了一下自己的内心,沈盼睇没想到就这两句话王露能联系这么深。

    说着自己学习松懈的王露,在行动上瞧不出什么松懈来,人总不能是永远绷着一根弦。她的时间轨迹,在外人看来是瞧不出什么松懈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别人没有办法窥探。

    高中的时候为了能够考上大学,王露也是卯足了劲的,现在反过来觉得高中刷题是一种压力。瞧见沈盼睇给她弟弟寻找习题集,还心里有点可怜弟弟。其实也就两年多,她差不多忘了高中是怎么度过的。比起大学的学习,高中的比较单调,一个知识点也能重复许多次,大学的学习是向广向深的,总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不像是整个高三,都是巩固复习训练。

    宿舍里的六个人里,只有沈盼睇是农村户口的。

    三个首都人、孙菲是豫州省城,王露是吉省人。念大学的多是家里条件过得去,虽然大学生过得也不是多么的滋润,不是钱随便花,但是放眼华国,多的是供不起孩子念书的。

    孩子很会念书,但是家里条件太差的,会让孩子读中专。也有咬咬牙让孩子继续念高中考大学的,而县重点都算不上的高中,根本没有什么升学率。生源不好、学习氛围不好、师资不如重点高中,一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大学生。

    沈盼睇给弟弟邮复习册,对一个小县城的高中生来说,是一件好事。

    并非是学校的老师不尽责,而是有时候人的能力有限,跟学生一样他们能够得到的资源有限,被封闭在一个小地方的不仅仅是学生,也有老师。老师跟学生是相互成就的,好的学生也能倒逼老师优秀。

    沈水鸣读的是县中,学校里的老师多是老教师,他们有着各自的教学方法,不藏私的将自己知道的传递给学生。一个老师也能教出不一样的学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沈盼睇给她弟弟找的资料,是为他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