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险胜半子

    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后,马上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小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这也是很基础的心理技巧,但是这样做是有前提要求的,率先提出的大要求,对方拒绝后不会产生什么消极情绪,不论对自己还是提出请求的人,消极情绪会抵消拒绝要求的负罪感。

    项辛夷拉着姐姐装乖卖萌后再提出跳级申请就是这个意思,项定邦拒绝后她又提出去一小先进班,并且具体到想坐在第一排,加深项定邦对项辛夷去一小的心理认同。

    原本好好的,项辛夷确实没给项定邦什么消极情绪,可架不住杨博涛给了呀,而且还继续向项定邦索取“互惠”呢。

    项辛夷暗自抹脸,只能继续为幼儿园不做人的自己买单。

    “哈哈,博涛你来了啊……”项定邦试图顾左右而言他。

    项辛夷敏锐的察觉到项定邦还在负隅顽抗,她迅速回忆自己前段时间究竟做了什么事,那事情一定让项定邦和宋映菡都很生气……

    杨博涛在此之前一直提她的幼儿园,她做的事情肯定跟幼儿园有关。

    如果是长大的项辛夷,年代久远不一定能想起来,但是她重生回来不仅带了未来的记忆,也附带刷新了三岁以后的记忆,对自己幼儿园的表现记得很清楚。

    事情一定在最近,只有幼儿园快毕业了,项定邦和宋映菡才可能对她上小学的事情加倍焦虑,从而在听到杨博涛愿意接收她去求知学校读书的时候,感受到杨博涛的“好意”。

    最近……

    项辛夷幼儿园做过的小破事儿挺多,她小时候其实是个不喜欢学习的人。

    如果不是重生回来的她,现在肯定在疯玩,同时疯狂给父母找不痛快,家里什么食堂关闭父亲辞职根本影响不到她,她只会在知道自己要去求知以后特别生气,发泄自己的情绪。

    项辛夷迅速想到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

    幼儿园里有一些父母同在教育系统的小孩,而项定邦是个做人做事都很高调的人,他和杨博涛接触久了对求知学校有了好感,时不时就会为求知学校站台。

    求知目前有到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初中今年九月就会有毕业班,明年就要中考。

    项定邦看好求知的教学水平和教育风格,看过求知中学的学生成绩,早早的就说正常发挥的话,县城所有初中的成绩都打不过求知。

    这确实是实话,但是用得着你这个公立高中的老师说吗?

    那个小朋友家里就有人是公立初中的老师,不知道听了家里人什么话,那天过来找项辛夷叫嚣,说项辛夷的爸爸是“叛徒”,整天给求知说好话,是求知学校的“走狗”。

    其他话太上头记不清了,只记得他骂过“叛徒”和“走狗”。

    项辛夷能忍才怪,直接上去给那个小朋友一顿打,她讨厌求知学校,也讨厌别人骂她爸,可她也知道她爸跟求知关系确实好,她根本没办法左右父亲的决定。

    打架很快被老师阻止了,因为项辛夷是个小刺头,老师默认是项辛夷的错,而她是个倔脾气,不会重复别人骂她爸的话,傻乎乎的只说自己没错。

    老师更生气了,午休的时候让她在教室里面反省。

    项辛夷又委屈又生气,决定离开这个悲伤的地方……去找她姐。

    所以她逃学了,爬上幼儿园的树,从树枝跳到墙上,再从墙的另一边踩着砖头的坑洼慢慢爬下去。

    当时没有摄像头,老师出去给她打饭去了,还想回来继续跟她聊呢,没想到人不见了,找完了整个幼儿园都没找到,这才意识到项辛夷可能跑出去了。

    项辛夷在外面溜达了几个小时,从十一点多溜达到下午五点不到,最后是被警察找到的。

    见到警察叔叔项辛夷又怂了,以为宋映菡吓唬她的话变成真的了,她因为打架要被警察叔叔抓走了,嗷嗷大哭着坦白从宽。

    这件事最后被定性为那个小朋友的错,他给项辛夷道歉乱说话,然后项辛夷再道歉自己不该动手打人,不该擅自离开学校让爸妈和老师担心。

    但是在项定邦和宋映菡看来,项辛夷真是个令人头疼的小朋友了,气性大,容易炸,以前还只是在家里、幼儿园里闹,现在都上升到学会“逃学”、“离家出走”了。

    项定邦那几天都有点愁,还出去喝酒喝醉过。

    他喝醉了很容易招惹到爱干净到有些洁癖的宋映菡,两个人有很大概率因此吵起来。

    当时确实吵起来了,是项白茸捂着妹妹的耳朵哄她睡觉,小声跟项辛夷说“没关系”、“不要怕”。

    项辛夷早就知道自己“离家出走”很危险了,可是她也有自己的委屈。

    她的本意是保护父亲,她也很生气父亲为什么非要跟大家都很讨厌的求知学校牵扯不清,明明自己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却整天为私立学校站台。

    很多人都说项定邦迟早要辞职跟杨博涛干,而项辛夷知道妈妈和奶奶都不愿意项定邦丢掉铁饭碗,如果项定邦真的这么做,妈妈和奶奶会很难过。

    她咬牙默默地哭,觉得小孩的世界真无奈,可惜那时候她还不知道以后还有更多更无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