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天才待遇

    项定邦最终婉拒了校长让项辛夷考一年级试卷的提议,不过对于她让项辛夷去读最好的先进班,他还是欣然接受的。

    回去的路上他都有点懵,一个劲儿追问:“妹妹什么时候学会的英语啊?会不会写单词?”

    “不会。”项辛夷回答得干净利落。

    项定邦的表情立刻就安然起来。

    项辛夷脑子一转就想明白了,项定邦是教语文的,她在语文上没表现出什么天赋,反而美术、英语似乎有点天赋,项定邦酸啊。

    项定邦怕女儿不高兴,看她一路都不怎么说话,试着解释道:“爸爸不是不给你跳级,你刚进小学,爸爸怕你直接跳级不适应。”

    毕竟项辛夷以前真没表现得特别爱学习,这种印象不是一两次能洗刷干净的。

    “我们先读一段时间一年级,如果你觉得能适应,我们再去跟校长说跳级,”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告诉项辛夷,“到时候看看你跳几年级合适,不要一下子跳太高,爸爸怕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你适应不了。”

    项定邦现在会跟项辛夷讲更多道理,意味着他觉得项辛夷能听懂,这是一件好事。

    项辛夷现在就是要改变父母以往对她的印象,所以也会说一些比较“成熟”的话。

    她提醒道:“我也不想跳太快,我怕姐姐有压力。”

    项定邦也想到了这一点,“对,姐姐也很努力,只是她跟你不一样,就像你喜欢的她不喜欢,她喜欢的你不喜欢。”

    项白茸本身成绩也很好,哪怕会跟别人打架,谁都不能昧着良心说她不聪明。刨去脾气爆,容易跟人发生冲突这个缺点,她简直是家长们心中的完美小孩。

    只是如果项辛夷表现得太突出,项定邦也怕让项白茸有压力。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想项辛夷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想项白茸开心,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天才之所以稀罕,正因她们不多见,太特殊,若以这些极少数去要求绝大多数人,那无疑是不公平的,也是残忍的。

    怕项辛夷心里不舒服,项定邦还一直安慰:“考上先进班也很好啦,那么多小孩才三十五个人能进先进班,我们辛辛还是第一个进去的呢。”

    项辛夷本来就不会因为这件事生气,她还怕爸妈心里不平衡,给项白茸压力呢,“那我要奖励。”

    会要奖励,就说明这件事翻篇了,只要奖励合适,什么问题都没有。

    项定邦豪气地说:“要什么奖励,爸爸买!”

    “我要看爸爸书柜的书,还要玩爸爸的电脑。”

    没错,在98年的现在,有些资源先进的学校、单位,还把上电脑课、电脑工作当成宣传噱头的时候,项定邦已经自己给自己安排上了。而且他们家不仅有电脑,还比县城里绝大多数电脑都好。

    他又不低调,不怪很多人觉得项家有钱,可劲儿说酸话。

    爱看书当然是好事,项定邦有四个两米高一米宽的书柜,里面的书都是他喜欢、看过的,对于女儿想要看书的愿望,他只会欣喜若狂,可电脑……又贵又笨重,他既害怕女儿不小心把电脑弄坏,又害怕电脑坏的时候伤到女儿。

    他小心翼翼地打商量:“爸爸教妹妹怎么玩电脑,然后妹妹再玩好不好?”

    项辛夷只是为下一步做谋划而已,自然不会就这件事跟他闹。

    反正项定邦每天那么忙,在家的时间有限,以后宋映菡的饭馆开起来也不会整天在家,电脑还不是想用就用?

    她不在电脑的问题上闹,是因为她还有别的要闹腾的事,脸上露出气鼓鼓的表情,让项定邦为不能达成对女儿的承诺愧疚,在他松口之前,项辛夷先一步开口道:“电脑不能玩,前天说好的跳级也不能跳……”

    她的表情由生气转向委屈,用强行憋出来的哭腔说:“那我不去求知学校读书,我跟姐姐都不去!你以后不能让我们转学!”

    项定邦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前天还跟女儿拉钩钩呢,今早他让女儿读一年级,女儿都没反对,还体贴的考虑姐姐的感受,提个玩电脑的要求,他也不让,实在是太过分了。

    项定邦如果脑袋清醒点,这时候就能找到项辛夷说话的漏洞,但父母大抵如此,乖乖的小孩用哭唧唧的语气说话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逻辑顺不顺,而是想安抚她们可能受伤的心。

    “是爸爸的错!”他火速滑跪,可还是有点好奇,“妹妹怎么也不喜欢求知,你都没去过。”

    项辛夷用大喊掩盖自己根本流不出眼泪的现实:“我就是不喜欢!那里不自由,我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噢哟哟,妹妹还知道自由!”项定邦刚露出新奇的表情,见到女儿瞪大的满是怒火的眼睛,赶紧就改口了,“那不去求知,妹妹能乖乖学习、乖乖看书、写作业?”

    “我现在没去求知,照样自己学了英语和画画,姐姐没去求知,她考试也是双百,”项辛夷才不管上辈子的自己,虽然她上辈子贪玩,她姐姐可确确实实一直双百来着,“你非要把我们塞进我们不喜欢的环境,我们每天都哭,心情都不好,反而不会好好学习!”

    这话原本带点威胁的意味,但因为项定邦现在逐渐意识到小女儿大概很聪明,他不觉得是威胁,反而觉得是女儿在跟他讲道理。

    多稀奇啊,一个六岁的小姑娘能条理清晰的和大人讲道理。

    他的小女儿竟然真的是天才吗?!

    这个今天突然冒出来的认知正在颠覆项定邦一贯的印象,优秀教师的本能在提醒他需要调整对女儿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他试着理解女儿对封闭式学校的厌恶,松口道:“行,我们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