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尸变

    这崇文门在北平东面,元代时又称海岱门,崇文门内有一瓮城,瓮城左首有一镇海寺,镇海寺修建于明永乐年间,传闻是京城总设计师姚广孝亲自下令建造的,该寺庙占地三亩零四厘,共有房间二十九间,从寺名就可以看出它的作用,是用于镇海。

    传闻,北平城在很久以前水系十分发达,有五龙入京之说,这五龙其实就是五条水系,永定河水系、潮白河水系、温榆河北运河水系、拒马河水系和泃河蓟运河水系,地面上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地下的水系更是四通八达,犹如一片汪洋,所以北平一带极易发生水灾,常常有水淹京城的困境,古时又被称为苦海幽州。从元代开始,各代的帝王就试图通过人力改造完善这座城市,尤其是排洪排涝的功能,这改造的措施既包括有实际功能的设施建造,比如加固河堤、疏导河道等,也有一些宗教意味、代表精神作用的象征性设施,比如建设镇海寺庙、放置镇海物品,而传说中的京城五大海眼镇物,便是属于后一类。

    以圣物镇海,佑京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镇海寺正是出于镇压其中一条水龙的目的而建造,镇海寺内的玄铁龟正是这五大镇物之一。有了这个神秘的传说色彩,镇海寺铁龟池里冒出古怪尸体很快就传遍了半个京城,老百姓口口相传,这件事很快就转变成圣物丢失,京城下的恶龙要复苏兴风作浪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李哲文等人赶到镇海寺门口时,外面已是人山人海。

    一群人好不容易挤进了镇海寺,这还是托了李哲文的颜面,毕竟李哲文作为清华大学教授,常年从事与文物古建筑有关的工作,在北平一带还是有些声望,尤其是这些古寺古庙的方丈老道对他已经很熟悉了。

    到了铁龟池旁,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池子已经黑得像口大酱缸,整个水池跟烧开了一样,不断地在翻滚着,散发出强烈的恶臭,那具尸体就端端正正地坐在方木槽里,随着水波上下浮动着。

    袁小飞只看了一眼,就可以确认这就是那天晚上见到的怪尸,他的眼力、记忆力都很好,所以绝对不会记错,尤其是那尸体昂起头咆哮一般的古怪姿势,当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太古怪惊悚了!

    所有人都在捂着口鼻,不敢太靠近池子,因为这味道实在是太呛人了。只有李哲文缓缓地走到池子旁边,这镇海寺现在只有十来个僧人,主持叫元济,是个颇为落魄的老和尚,不过与李哲文倒是很相熟,他皱眉问道,“李施主,你看这事会不会真是与镇物毁坏有关?”

    李哲文反问道,“主持觉得呢?”

    元济尴尬地笑了笑,而后又指了指那只铁龟补充道,“对了,前几天夜间,寺里来了一个贼,一直围着这铁龟转,等我们发现时,人已经走了,只留下这一道道痕迹,你看会不会……”

    “你们当时是不敢过去看吧?”李哲文一针见血道。

    “李施主真是说笑了,我们寺里好歹还有十几个人呢,那小偷就一个人。”元济脸色瞬间有些尴尬。

    “那看来这贼有点厉害?”李哲文自言自语。

    “厉害!相当地厉害!整一个武林高手啊!”元济小跑几步,指了指铁龟的背,说道,“你看这里,还有这里,不知道这人为什么跟这大铁龟过不去,一顿敲打,哎哟,那场面真的是有些吓到老和尚了。”

    那铁龟的背甲、腿部果然有不少锐器划过的痕迹,似乎是有人想撬动这只乌龟,可是这只铁龟铸造的也有些奇怪,似乎并非整只浇筑,而是几个部件拼接而成,让人一看就觉得大有玄机,可是又有哪个贼这么无聊,想去打开一只大铁龟?

    袁小飞随口问道,“那贼长什么样子?”

    元济想了想,回答道,“身材瘦高,勾着背,这样走路,就是天太暗了,看不太清。哦对了,他会翻qiang,借着一根长棍,来去如飞,哎哟,轻功了得啊,是个狠角色呐!”

    长棍?袁小飞的心一沉,这他娘的不就是在故宫里碰到的那个ri本忍者吗?他又跑过来打这个大铁龟什么主意?或者说这个镇海寺又有什么不得了的秘密?袁小飞开始觉得那个忍者应该也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并不是单纯的盗宝,这事可就绝了,居然都让自己给碰着了,这算什么运气?!

    李哲文说,“麻烦几位师父先把那尸体拉上来。”

    那些僧人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尸体在自己寺庙里不打捞也说不过去,一群人也不敢贸然下水,就用铁钩绳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尸体捞了上来。

    众人再看尸体,更是吓得心尖发颤。

    这尸体太古怪了,说僵尸不像僵尸,说新鲜可是这尸体的嘴巴之内早已高度腐烂,恶臭不可闻,整个僧人的皮肤白中透着青黑,青黑之中又有一丝丝明显的白色纹路,尤其是脖子地方,微微鼓起,似乎有好几张人脸被卡在脖子里,拼命地往外钻,撑起了一张张重叠模糊的五官。

    元济看了两眼就不敢再看,别过脸啧啧道,“阿弥陀佛,惨不忍睹!惨不忍睹哟!”

    李璇玉怕鬼但却不怕尸体,在她看来鬼是活的,尸体是死的,她这个人就不怕能打得到的东西,她第一个凑过来左瞧右看,看的饶有兴致,若非有外人在场,她必然要拿个棍子把尸体翻出来好好尸检一番。

    “李叔,你觉得他会不会是镇海寺的僧人?感觉死了至少有几十年了,你看这些法衣的腐化程度很严重。”李璇玉说。

    “这人肯定不是镇海寺的,另外,它死了应该有一百多年了。”李哲文补充道。

    所有人都啊了一声,这僧人死了有一百多年了?!

    那是什么样的条件居然还能保持这种新鲜程度,连一双眼珠子都给完整地保留下来,虽然颜色是一片灰白,但也绝对算得上是尸体保存的绝佳案例了,隔壁再隔壁的就是北平的考古小组,那些人挖了一辈子古墓也没挖出个这么新鲜的古尸,这要让他们看见了,非得扛回去拿个玻璃柜装起来当宝不可。营造学社的人虽然不纯是考古,但也知道这种尸体非常少见,一个个也神色各异地凑了过来,评头论足起来。

    “太奇怪了!会是哪里来的呢?这尸体如果在水下是不可能保存这么多年的。”李哲文叉着手摇头道。

    “老和尚我想到一个可能,会不会是那个窃贼故意杀人,埋入水池之中的?这两天池子有变,它突然又翻了出来?”元济突然冒了下头,有些兴奋道。

    “杀一个一百多年前的尸体,再埋到你镇海寺?元济主持,你在开玩笑吗?”李哲文反问道。

    元济怔了怔,也觉得自己这想法实在有些搞笑,急忙掩口缩了缩脑袋,说道,“我随便说说而已,你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