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新帝继位以来,大势已定。

    朝堂之中明显分为两派势力,一派保守,一派激进。

    保守派以朝中的三朝元老杜汶和姜闻尚为首,激进派则以司徒文川、卿海尘、陈皓、蒋昀一众朝臣为主力。

    于大的国政方针上,言照明显是赞成激进派的。他支持激进派趁此机会清理杨孙党羽,矫正朝堂风气。但考虑到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言照不得不对保守派加以安抚,因此小事上也同意保守派的意见,比如立后。

    “圣上,如今新君继位,朝局不稳,圣上在民间沉潜多年,如今天子一方势力不算深固,极难一举获得满朝文武的全力支持。齐国近年来连年对外征战,先帝在位年间数次大兴土木,此时国库空虚,财政吃紧,户部连连败账。此时最上的策略便是拉拢那些个富可敌国的财商的鼎力相助。”

    保守派的杜汶曾率一众朝臣上书谏言言照可通过立后一事收拢天下商贾之心,一面稳定住齐国国内的各地财商,又可吸引天下众商前来齐国营生。

    而若论起财商势力,头一个被纳入考虑的便是天下财商之首——陵平苏氏。

    故此,杜汶等人纷纷谏言,此时此刻最优的计策便是娶了苏家的女儿做皇后,以拉拢天下财商。

    如今苏门小一辈中只有一个女儿,便是名动江湖的雪扇苏仙—苏林慕苏雪扇,故此,杜汶等一众臣子极力劝谏言照立苏林慕为后。

    这一谏策正中言照下怀,言照对此心中甚是意满。

    这另一方面,也可当做是顺应朝中保守派的主意,做了一个天大的顺水人情。

    “那便依众爱卿所言。”言照微微含笑着道。

    杜汶闻言心中自胜,不日便领旨派御史去陵平提国亲去了。

    众朝臣告退后,言照继续批起折子来,眼底的笑意久久不褪,眼中泛起层层水光清波。

    立在言照一旁侍奉的崔公公却心下暗暗打起算盘来,默默地好生打量起来。

    然而,朝臣中的保守派内部也存着分歧。

    虽然杜汶等一众“新贵族”极力支持言照立苏林慕为后,保守派中以姜闻尚为首的“旧日王谢”们却对此一万个不乐意。

    这些个旧贵族们自诩身份高贵,要选皇后也自然是应从他们这些人家的女眷中去挑,一下子选了苏林慕这样一个混迹江湖的商户之女,这令王谢派的众人都十分的不顺意。

    其中顶不顺意的便属那旧日王谢中为首的姜闻尚——太皇太后姜闻知的幼弟。

    当年宫中姜太后倒台后,姜氏一族没落多年,姜闻尚虽未被他那个皇帝外甥过分苛责,但多年来一直是被赋予闲职,近来才因杨孙势倾而重被启用。

    论性情,他与他那嫡亲长姐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骨子里是天生的唯我独尊和要强别扭。

    对于立后一事,姜闻尚不甚赞成,那宫中的姜氏更是如鲠在喉。

    崔公公做了两手准备,一面去信陵平的亲信,叫他去探探苏家人的根底和口风,上赶着去巴结;另一面又暗中报信,将立后一事说与宫中的姜闻知听。

    自那日家宴后,姜氏便一直看不顺眼这个不知体统的江湖女子。如今立后成了板上钉钉,她便更打心底里不喜爱这位出身不高贵的来日中宫。

    “好,哀家知晓了。有何事再报。”姜氏一只手老练地拨着指尖的一串紫檀佛珠,一面目不斜视地冷道。

    那崔公公派来通风报信的小内臣也颇知礼数,整整肃肃地行了个礼,便告辞了。

    姜闻知缓缓抬起头来,那双倥偬一生的凤眸中不经意便淬了冷。

    苏林慕,只要哀家活一日,这大齐后宫还轮不到你说了算!

    自从那日朝会上,言照允了一众老臣立后的谏言上策,御史们便赶忙备着三茶六礼前去陵平提国亲去了。

    林慕也事先给陵平苏府去了信,尽量简短地说了说她同言照之间的事。

    苏家众人接到林慕尺素时,都惊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他们一个个是万想不到,近一年未见,当年那个天真明快的小姑娘不日便将成为这大齐的一国之母。

    “我家慕儿同当今圣上之间可真如她信中所言吗?别是她的安慰说辞吧!”接到林慕来信的那日,苏黎和韩娘子将那时正在陵平住着的程延请到府上,揪着信纸一一盘问着。

    “伯父伯母,圣上同林慕于患难中相识相知,情盖海川,小侄可用性命担保,绝对诚如信中所言!”程延拍着胸脯作保道,然而那苏黎和韩娘子最是疼爱慕儿不过,仍是半信半疑的样子。

    御史们到了陵平,排山倒海般的倾国聘礼翻山越岭而至,不日,御史们便毕恭毕敬地请着来日的国舅爷和国舅夫人朝京华回返。

    林慕便在皇城的多少梦中盘算着日子,想着叔父婶母,心中一片丝丝缠缠的思念和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