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6章 菱华归来

    方菱华觉得余闽鸿这个人非常有意思,虽然通过读书没有入仕为官,但别人却愿意掏钱给他,听他来讲,如何通过考试当官。

    最主要的是他不坑穷人,他的科举教材,穷人是买得起的,但他的培训班,穷人是望而却步的,他设置的高门槛,让穷人一看就灭了念想,主动的退避三舍,说明余闽鸿虽是其貌不扬的落第文人,但却还是良心未丧尽的商人,还有底线道德的。

    方菱华想到前些年江宁一些商人也做和学子有关的生意,坑了不少穷人,这些东西好像是马雨从东瀛岛倒腾过来的,转手给了江宁商人,那东西名称叫:“聪明紧箍咒”,就是说穷人家的孩子不必再头悬梁、锥刺骨了,只需头上戴着这聪明紧箍咒,读书更容易,考试更轻松。

    这聪明紧箍咒设置的价格是专门针对穷人的,虽然有一点小贵,但勒紧裤腰带,卖掉半年粮食还是买得起的。记得这个产品当初宣传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考的科举。很多穷人家砸锅卖粮买这聪明紧箍咒,商人光在江宁一地骗走了上百万银两,等老百姓发现这玩意没有用的时候,那商人早跑到了巴蜀之地,故伎重施,如鱼得水。

    那时候信息不通,江宁行骗的信息要是传到巴蜀,往往都是一年之后,所以卖聪明紧箍咒的骗子,在哪里卖都能获利百万。

    后来这骗子得意忘形,不知收敛,跑到京城和胡人做生意,定居京城的胡人也颇多,听说这聪明紧箍咒挣钱,有个胡商,一直在京城做生意的,买了好多转手到塞外,但是胡人买回去用了很久,孩子该考零分的还是零分,甚至读了一年,只认识一两个字。

    胡人可没汉人善良,气得吹胡子瞪眼,一些胡人骑马南下,要找到京城的胡商,一定要弄死他。胡商吓个半死,把那骗子绑缚了,交给胡人,说这产品都是这人卖给我的,你们不能抓我,要抓就该抓他才对,他手上还有几百万两银子呢!

    胡人一听,有银子,兴趣大增,便放了那胡商,绑了骗子,让他交待几百万银子的下落,骗子一开始打死也不肯说,历经艰辛,跑遍了20个州府才弄来的钱,怎可轻易撒手?

    胡人手上有专门吃烧烤牛羊肉的剔骨小刀,光芒锋利,平常庖丁解牛,用此迷你刀具游刃有余,剔了一块,便在炭火上烤一分熟,然后放在嘴里撕咬着,扯的满嘴是血。

    胡人按倒了骗子,在他的肩胛上割了一片肉,那骗子痛的牙齿咬的咯滋咯滋地响,胡人把那片肉放在眼前的炭火上来回晃了十几秒,便放进了嘴里,大声的咀嚼着,虽然没有放孜然,但似乎吃起来无比香甜似的!

    骗子大骇!这哪里是人?简直就是牲口呀!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小命在,不怕没钱来!赶紧招了,带了他们去几处钱庄取了银两,双手奉上。

    哪晓得这些胡人也是不讲究的人,虽得了这些钱,但还是把人带走了,放置在草原,拴在马的身上,让他们的儿子骑马拖人玩,那骗子被马拖了两天,身上皮肤尽失,接着,肉也开始从骨头上剥离,全身爬满了虫蚁,巨痛的折磨下,反而让人失去了痛觉,反而觉得很爽快,三日后,身上开始生出了蛆虫,骗子高呼“好爽,好爽”,然后气绝身亡,至此,聪明紧箍咒在华夏之地绝迹了。

    方菱华觉得余闽鸿所行所为,和江宁那骗子不在一个格局上,回去,确实有介绍给相公的必要!在京城又整理了两日,装满了七八箱的物件,有一箱是给江宁父母的,到了南直隶境内,届时放到驿站,让驿站人员送给自己的父母,自己则一路南下。

    柯双华在京城的事务已经处理完毕,通知了方菱华即日起身返回宁波。方菱华去和方皇后那作了别,两人依依不舍,泪眼婆娑的,不知下一次再见又是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