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8章 新官上任

    邵华斜他一眼,“你就作怪吧。”

    秦鑫突然想到,如果他去上学前班了,是不是可以拥有跟秦磊和邵美琳一样的书包,于是道,“邵姨,我也想要小书包,要跟老大老二一样的。”

    他眼馋两人的小书包很久了。

    邵华一口答应,“可以,但是你想要一样的小书包的话,只能做小号的,因为只剩一点布了。”

    她比了比,大概就是两只手掌合起来这么大。

    学前班和托儿所估计一开始课业也不重,老师就教唱唱歌跳跳舞,这么大的包装个零嘴,完全够用了。

    秦鑫狂点小脑袋,“要,就要小号的。”

    邵华逗邵美婵,“小闺女你要不要?”

    邵美婵用小奶音慢悠悠地“嗯”了一声。

    于是这两天邵华有时间就抽空把秦鑫跟邵美婵上学用的小书包给做了出来。

    秦鑫的小书包跟秦磊的是一样的深蓝色,也是斜挎款的,小书包正面右下角缝了邵华早就想好的三个小元宝的图案。

    到了邵美婵的小书包,邵华想了想,给她做成了双肩包款,用绿色带碎花的的确良布做了一个圆圆的书包。

    然后用剩下来的深蓝色的确良布的边角料,做了两个小耳朵,还有一个小尾巴,拼接在书包上,书包右下角用缝了三朵小云朵。

    邵美婵三块豆腐高的小人儿,背着小书包,可爱极了。

    秦磊很羡慕,“邵姨,你偏心,就老四的书包是双肩的,我们的都是斜挎。”

    邵华很高兴,这孩子能说出偏心这个词。

    不过她面上不显,只是道,“老大你们几个都多大了,背这么幼稚的书包出门,羞不羞。”

    秦鑫拉着她的衣角,“不羞。”

    等到了邵华去学校食堂正式上班的那天,岛上的学前班和托儿所也开办了。

    小初高三所学校,外加学前班和托儿所,都是在一条直线上。

    中午食堂开饭的时候,会有老师带着学前班和托儿所的小朋友到食堂一起用餐,然后再送他们回去午休。

    大清早,邵华换了一身衣服,上身是浅蓝色的短袖衬衫,下身是灰色的微喇裤,头发编成辫子盘在脑后,看起来干净又利落。

    秦厉啧啧称奇,“要上班了就是不一样,邵大厨,今日第一战,祝你凯旋归来。”

    邵华五指并在一起,在额前一展,潇洒地行了半个敬礼,“那还用你说。”

    四个小的也收拾好了,从大到小,从高到矮,四个小萝卜头,背着小书包排排站,看着就喜人。

    学校是一个方向,部队是另一个方向。

    邵华带着四个小的冲秦厉摆摆手,“秦团长,我们走了啊,别忘了,今晚你自个在部队食堂吃。”

    秦厉撇嘴,有气无力地道,“晓得了。”

    学校食堂八点才上班,邵华送秦鑫跟邵美婵先去学前班和托儿所,完全来得及。

    因为学校都是在一条线上,还能顺道送秦磊跟邵美琳去小学,十分方便。

    送完秦磊跟邵美琳,邵华一手牵着秦鑫,一手牵着邵美婵。

    先送秦鑫去学前班,整个学前班总共也就不到四十号人,由一个老师管。

    托儿所人就更少了,毕竟只收三到五岁的小孩,大概就十来号人,也是由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管。

    学前班跟托儿所是在同一栋楼,上下层。

    邵华把邵美婵递给年轻的女老师,“老师,辛苦你了。”

    年轻女老师微微一笑,“您客气了。”

    邵华弯腰拍拍邵美婵的头,“乖乖听话,中午跟老师去食堂吃饭,然后下午老大跟老二来接你和老三,再一起来食堂吃晚饭。”

    邵美婵一只小手抓住小书包,另一只手朝邵华挥了挥。

    送完四个小的去上学,邵华也要去学校食堂正式报道了。

    她第一天去食堂,蒋校长领她转了一圈。

    不过蒋校长毕竟是个大忙人,呆了没多久就走了,剩下邵华跟学校食堂的工人们面面相觑。

    蒋校长一气撸了学校食堂的几个大厨和工人,然后把邵华招了进来,还另外招了一对渔民兄弟,给邵华做帮厨,渔民兄弟的哥哥叫李刚,弟弟叫李铁。

    除了她跟李刚李铁以外,学校食堂还有五个工人,分别负责采买、记账等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五个打饭工,两名四十岁上下的洗碗工,有男有女。

    学校食堂一下走了这么多人,剩下的人不免自危。

    对新招进来做大厨的邵华,还有李刚李铁两兄弟,都有些排外。

    邵华对他们的警惕不以为意,大家只是同事,又不是什么掏心掏肺的好姐妹好兄弟,能一起把活干好就行了。

    邵华先去食材储藏区看了一圈,因为之前闹出了食物中毒的事,这几天采买的食材都很新鲜。

    她点了点头,夸奖了一句,“做的不错,不过……”

    负责采买的是一个姓木的鹅蛋脸小姑娘,人家都叫她木采买。

    她以前是副采买,原先的采买被蒋校长撸掉了,她就被提了上来。

    小姑娘第一次全权负责这么重要的事,听到邵华说了不过两个字,难免有些紧张,追问道,“不过什么?”

    邵华指了指放在地上的几个箩筐和篮子,一筐鱼,一筐虾,一筐茄子,还有一篮子豆角和一篮子凉瓜。

    木采买更紧张了,急急道,“都是新鲜的,我一大清早就带着工人亲自去挑选然后扛回来的。”

    邵华微微一笑,“我没说不新鲜,但是你买的这几筐子食材,很难搭配在一起做菜。”

    木采买扫了一圈,卡了壳,可不是嘛,食堂菜讲究荤素搭配,最后再来一道汤。

    难不成要让鱼炒茄子,虾炒豆角?还是鱼虾直接煲汤,那也太浪费了。

    木采买急得团团转,“那怎么办啊,我,我都是挑着新鲜的买,要不,我现在再去买?”

    邵华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经九点了,“来不及了。”

    她安抚道,“木采买,你别担心,我只是说这几样食材不好搭在一起做菜,不是说完全不能搭,你下回采买注意点就行了。”

    邵华有些猜出学校食堂的食材为什么这么容易放坏了。

    首先是因为天热,其次是这些采买也太没有计划了,都是去了菜市场,看到什么新鲜就买什么。

    这年头菜式又少,胡乱搭配出来的菜,没有正确的做法,当然很难吃。

    搭配不了的食材,往食材储藏区一扔,可不就慢慢放坏了。

    而且每个月食堂采买都是有固定的金额的,把这一部分的钱花了,如果要买多出来的,需要自掏腰包,几个大厨和原先的采买自然不乐意。

    邵华看着地上的筐篮,略一思索,就有了办法。

    她对李刚李铁两兄弟道,“你们会做鱼肉泥吗?”

    李刚李铁拍拍胸脯,“那当然,我们渔民世家,做海鲜可是一把好手。”

    邵华就把那筐鱼都分给了他们,“那你们先帮我把这些鱼去掉鱼骨头,然后再将鱼肉剔出来,用木杵捣成泥。”

    接下来,还有虾、茄子、豆角和凉瓜。

    虾好做,学校食堂里储备了不少鸡蛋,她打算做一道虾炒滑蛋,一个鲜一个嫩,而且都是高蛋白,适合小孩子和正在长身体的小少年吃。

    剩下茄子、豆角和凉瓜,邵华脑筋一转,想起一道菜,叫做田园三剑客,就是用茄子豆角和凉瓜一起做的。

    邵华领着李铁李刚两兄弟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余几个帮厨就在旁边凳子上歇着,也不说帮把手,就看着他们干活。

    有的更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就想知道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凭这点食材,邵华能捣鼓出什么来。

    其中一个胖胖的帮厨,跟之前被撸掉的几个大厨关系好,加上他以为几个大厨被撸掉以后,他会顶上来做大厨,万万没想到,蒋校长直接从外面招了一个进来,于是对邵华是左看不惯,右看不惯。

    看到邵华在案前忙前忙后,胖帮厨禁不住冷嘲热讽道,“这里是学校食堂,又不是某些人的家,女人怎么能进来干活。”

    另一个瘦瘦的帮厨帮衬道,“就是,女人还是回家做饭带孩子去吧,别到时候出了糗,再来求我们几个帮忙。”

    邵华把他们几个的话都当作了耳边风,该秀刀工秀刀工,该颠勺颠勺。

    慢慢的,几个帮厨也看出些门道来,莫非蒋校长新招进来的这个女大厨,还真有几分功夫在身上?

    虾炒滑蛋和田园三剑客做好了,那头李刚李铁两兄弟的鱼肉泥也锤好了。

    邵华接过李刚递给她的放着鱼肉泥的碗,一边生火热锅煮水,一边用白瓷勺舀一勺鱼肉泥,放在掌心,抓住鱼肉泥握成拳,让鱼肉泥从虎口挤出来,再用白瓷勺一挑,一个圆圆的鱼丸就成型了。

    再过热水一汆,新鲜出锅的鱼丸个个只有乒乓球大小,挤挤挨挨地团在一块,就跟一碗白胖的元宵似的。

    这些鱼肉泥,做出了大概一千个鱼丸,邵华手都酸了,甩了甩胳膊,问李刚李铁两兄弟,“都看清楚了没,以后就这么做鱼丸,最重要的是火候的掌控,不然做出来的鱼丸,过了火候,吃起来软烂一点都不弹牙。”

    李刚李铁两兄弟对视一眼,点点头。

    这一千个鱼丸,一半用来做红烧鱼丸,一半用来做紫菜鱼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