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9章 鬼迷心窍

    邵华乍一听这话,还没反应过来,“选上啥?”

    张来男以为邵华跟她装傻,“我问你,我们家刘兰刘芳,有没有可能明年被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选上。”

    邵华心想,这你问我我上哪知道去。

    她还没说话,另一个在大榕树底下的军嫂接嘴道,“人家秦鑫是因为跑步跑得快才被选上的,难道你家刘兰刘芳也跑得很快?”

    张来男撇撇嘴,“不就跑步嘛,谁家小孩不会,跑步这种东西,练练不就行了。”

    看军嫂不信,张来男煞有其事地道,“你别不信,我老家隔壁村有个男的,小时候都走不动道,他奶看这样不行,天天拉着他跑步,后来呢——”

    一群军嫂被张来男唬得一道一道的,刚才接嘴的军嫂更是忍不住问,“后来呢?”

    张来男一看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住了,顿时得意道,“后来啊,那男的跑得比狗撵得都快,才八九岁的年纪,他犯事了他爸要揍他都撵不上。”

    邵华听了直皱眉,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会走不动道,一会跑得比狗撵得都快,摆明了吹牛。

    偏偏围观的军嫂们大部分都信了,就连孙连长媳妇都凑过来,“张来男,你说的是真的,练练就行了?”

    张来男道,“当然是真的,小孩多蹦两下多跑几圈,筋骨活动开了,跑得比大人都快。”

    张来男家跟秦家紧挨着,有时候她起得早能看到秦鑫绕着家属区跑步,于是跟邵华道,“你说对不对,你家秦鑫不也是跑着跑着才跑得快的嘛。”

    邵华没答话。

    跑步这种东西,一半靠勤奋练习,一半靠天赋,为啥国际田径比赛的冠军多是黑人,因为人家相对咱们来说,个子高腿长,这是没法比的事。

    但是先天条件弱,不代表以后没有逆袭的机会。

    张来男说到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什么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也是傻,不就是一个跑得快点的小孩崽子嘛,至于巴巴地把人从晃儿岛带到京市。”

    张来男说的这些话,部分人信了,也还是有一部分聪明的人没信的。

    上头的领导又不是傻子,秦鑫要真是只比普通人跑得快一点,人家也不至于把人提溜到京市啊。

    那可是大城市,还是什么国家训练基地,冠上国家两字的,有哪个是简单的?

    秦鑫都算得上是飞出山窝窝的小金龙了。

    所以没人接话。

    刚才接张来男话的军嫂是个好事的,问完张来男,又来找邵华问话了,“小邵,你们家秦鑫去国家训练基地,人家给包饭不?”

    孙连长媳妇支着耳朵凑过来,“肯定不包,说不定还要缴学费呢,就跟在咱这上学一样,每年不都得交课本费和学杂费。”

    张来男附和道,“就是,人家是训练你家小孩崽子跑步的,能不收钱吗。”

    邵华就是去买个菜,都能被这两捉住,八卦秦鑫的大小事,简直烦不胜烦,有心刺刺这两,于是道,“不收,一毛钱都不收,人家领导说了,我们家秦鑫是田径的好苗子,去国家训练基地不仅包吃包住,人家还发衣服发鞋呢,听说每月还有补贴,我也不知道这补贴是啥,估计跟咱发工资一样吧。”

    一听这话,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从嗓子眼酸到了舌尖。

    孙连长媳妇羡慕嫉妒地道,“你就吹牛吧,京市物价这么高,你们家秦鑫都多大了,养一个孩子得花多少钱,不找你们要钱就算了,还给他发钱,当别人傻子呢。”

    可不就把你当傻子嘛,邵华笑笑,“你爱信不信。”

    邵华要是面红耳赤地反驳,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肯定不信,但她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两人反而深信不疑。

    张来男道,“包吃包住我理解,要杀猪之前也得费好糠养着对吧,但是发衣服发鞋,怎么可能,衣服跟鞋子可不便宜,难道是三五年发一套?”

    张来男这话糙理不糙,很多军嫂也是这样想的,纷纷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邵华,摆明了不信。

    发衣服发鞋的事又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何老师跟校长打听出来的,估计两人也没少往外说。

    邵华索性把她知道的都说了出来,“衣服是一年八套,一个季度两套,说是什么训练服,鞋子是一个月发三双,人家领导说了,这也不一定,毕竟跑步费鞋,要是提前把鞋跑坏了,总不能光着脚跑步吧,所以只要鞋跑坏了,就能跟上面申请,让上面发。”

    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讶两个字。

    邵华的意思岂不是,上不封顶?!

    鞋这种东西,鞋带断了,鞋跟磨损了,开胶了,都能算坏了,可鞋带能换,开胶了能补,鞋跟只要不是磨损得露脚底板,那都不算彻底坏了。

    所以坏还是没坏,那都是一张嘴的事。

    秦家可还有三兄弟姐妹啊,秦鑫只要多跟上面谎报几次自己鞋坏了,能骗多少双鞋下来。

    邵美琳跟邵美婵虽然不能穿,但是秦磊可以啊,反正兄弟两也没差几岁,估计脚的码数差不多。

    这相当于秦鑫一人进训练基地,包了两兄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鞋。

    更甚者,多骗几双新鞋,转手一卖,又是一笔收入。

    日子还没富裕几年,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节俭抠门的。

    以前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家里没钱,兄弟姐妹之间只有一条裤子,那都是谁出去谁穿。

    所以大家脑海里理所当然地浮现出了这样的想法。

    邵华可不知道她们心里在想啥,首先,她不会让秦鑫干这样的事,其次,这样想的人估计有点傻,真这样做了,从京市把鞋寄过来,估计运费都比鞋贵了。

    孙连长媳妇把邵华的话在脑海里过了好几遍,对待遇已经无话可说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但她不刺邵华几句就是不舒服,酸道,“你们家秦鑫才十五岁,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又是能惹事的,别在国家训练基地里给人家领导添麻烦,给赶了出来。”

    邵华笑眯眯地道,“能添什么麻烦?”

    不等孙连长媳妇答话,她便接着道,“人家领导说了,我们家孩子年纪还小,要给他配备生活老师,知道啥是生活老师不,就是专门管日常那些琐碎的事的,比如说几点吃饭,吃什么饭有营养,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人家老师都要操心的。”

    秦鑫毕竟有自理能力了,生活老师肯定不会管得那么夸张,而且估计是一个生活老师管十来二十个。

    但是听在孙连长媳妇耳朵里,那就是秦鑫去了国家训练基地,有专属的生活老师,她搞不懂什么叫做生活老师,但是邵华的描述在她耳朵里过了一遍,她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两个字,保姆。

    管几点吃饭,管吃什么饭有营养,连睡得好不好都管,这不就是保姆嘛。

    孙连长媳妇顿时不想说话了。

    她现在恨不得家里还在上学的两个儿子都被那什么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选上。

    人家那叫训练吗?分明就是替你带孩子,养孩子啊!

    张来男已经开始回忆秦鑫早上到底是怎么跑步的了,但秦鑫起得特别早,她也就是撞见过一两回,隐约记得也没什么特别的。

    就跟孙连长媳妇说的一样,跑步嘛,有啥技术?两条腿抡圆了使劲往前跑不就成了。

    邵华看张来男跟孙连长媳妇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总感觉心里毛毛的,“两位嫂子,要没啥事,我就先走了。”

    两人跟赶苍蝇似的挥挥手,邵华趁机溜之大吉。

    她不敢多停留,生怕又有人像张来男跟孙连长媳妇一样拉着她问东问西,一路马不停蹄地疾走回家。

    回到家,总算松了口气。

    秦厉正坐在客厅里看报纸,见她急冲冲地冲进家门,顿时一愣,“咋了这是?”

    邵华喘了两口气,摆摆手,“水。”

    秦厉把水递给她,邵华接过水一饮而尽。

    喝完水,她犹豫地看着秦厉,“秦团长,我感觉我好像闯祸了。”

    秦厉挑挑眉,“什么叫做感觉好像闯祸了,闯了就是闯了,没闯就是没闯,所以你到底闯祸没。”

    邵华很无辜地摊手,“我也不晓得。”

    秦厉上下打量她几眼,乐了,“你这样子,跟当初老大老二同学撕课本做四角板,偷竹篾做竹蜻蜓时,老大跟老二的反应简直是一模一样,难怪我说咋看着那么熟悉呢。”

    邵华白他一眼,“我跟他两能一样吗。”

    邵美琳跟秦磊一听到他两的名字,急巴巴凑过来,“你们说啥呢。”

    邵华道,“哪哪都有你两。”

    她也没瞒着,把在大榕树底下,张来男跟孙连长媳妇,还有那些军嫂们问她的事,一五一十地都说了。

    邵美琳听完,乐得不行,“妈,不用感觉好像,你肯定闯祸了。”

    秦磊点头,“我同意。”

    “我不信。”邵华道,“你俩说说看,我哪里闯祸了。”

    邵美琳边叹气边摇头,“你想啊,张阿姨知道了被国家训练基地选上,能有这么多的好处,以她的性格,会不会让刘兰刘芳也练习跑步,然后等来年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来挑人的时候,让她们姐妹两个也去参选。”

    邵华想了一下,觉得很有可能。

    刘兰刘芳双胞胎两个成绩一向不好,小学还能勉强跟得上,初中就很吃力了,经常往家里背红灯笼。

    这回初中毕业考,两人都没达到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现在没学上,赋闲在家。

    刘团长打算看能不能走关系,让姐妹两个去兴市或者隆市的技工学校念书,将来毕业兴许能包分配,也有活干。

    张来男跟刘团长持相反意见,她觉得反正只是两个丫头片子,没学上就没学上,还走什么关系,浪费人情又浪费钱,倒不如早点找个对象,嫁了算了。

    现在知道了有国家训练基地挑人这条路子,而且待遇还这么好,张来男不心动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