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2章 梦见前世

    “俭国公不是被圈禁了吗,皇上怎么突然想起他来了?”

    “可能和薛首辅畏罪自缢的事情有关吧,据说俭国公以前和薛首辅走得挺近,当年还差点儿就娶了薛氏女呢……”

    殿前,两个等候在角落里的官员正在私下小声交谈。

    梦里,季庭回到了皇宫。

    她看不见自己,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端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眼前这个宫殿,她以前并未见过。

    从大殿有着皇家官式建筑最高规制的重檐庑殿顶,外面又有众多官员垂首肃立等候觐见来看,这里应该是皇帝召见臣子之所。

    视角转入殿内,里面的场景,和她想象的差不多。

    空旷的大殿,太监们都退下了,只有一君一臣二人。

    一个端坐于须弥座地平上的宝座。

    一个跪在殿内黑亮的金砖上。

    须弥座本就高出地面一截,又因一坐一跪之差,两者的气势高下立见。

    让季庭惊讶的是,跪着的那个,竟然是李弘!

    而宝座上的,却肯定不是他的父皇天隆帝。

    此时的李弘,已近中年,身形落寞,神色木然,眼中没有丝毫光彩。

    季庭似乎只能从宝座之后往前看,无法转变视角。

    故而,宝座上的那人,她始终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但既是如此,单从身型和高矮亦能判断,这绝对不是天隆帝。

    季庭想不明白。

    从李弘现下的年龄来看,她去世应该有些年头了。

    但倘若天隆帝已经驾崩,难道不该是皇太子李弘继位吗,更何况他还是唯一的皇子。

    然而,李弘现在却在下面跪着。

    这时,宝座上那个看似和李弘年龄相仿的背影,开口问道:“俭国公可知道,朕找你来所为何事?”

    声音冷漠且凌厉,透着上位者独有的威严。

    李弘仍跪着,谨小慎微地回道:“臣不知。臣奉旨在府里修身养性,与外面并无消息互通。”

    听到这里,季庭更纳闷了。

    刚才外面官员提到的那位被圈禁的“俭国公”,就是李弘?

    这可不是皇家宗室该有的爵位封号。

    所以,是发生了什么变故,让原本应该继承皇位的李弘,输给了宝座上那人,甚至还被削籍圈禁了?

    “薛延畏罪自缢了。”宝座上那人缓缓道:“他贪污、擅权的那些事,自有人会去清查。朕找你来,是有个陈年旧案,想问一问你。”

    首辅自缢这么大的事儿,李弘进宫的路上早就听说了,但他还是摆出一副非常惊讶的神色,恭敬道:“皇上请问,臣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年,湘王谋反一案,是你们俩个一起办的吧?”宝座上的声音带了几分怅然。

    “是。”李弘没想到,这桩案子会被突然提起。

    季庭闻言,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季家就是被诬陷与此案有染,才惨遭灭门的。

    李弘那厢,脑子当即转得飞快,思前想后,琢磨着这该不会是想给湘王翻案吧?于是连忙又道:

    “臣当年并未离京,这案子主要还是薛大人亲赴湘王藩地探访过后,得出的结论。臣实在惭愧,不过只是挂了个名,未曾出力。”

    李弘先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那你对薛延的说法,可有异议?”宝座上那人问道。

    李弘觉得,这暗示简直不能更明显了,再想及薛延已被认定是“畏罪”自缢,登时把心一横,开始落井下石:

    “一开始是没有的,臣也听信了薛大人的说辞。但是结案过后,确实了解到不少当时未尽之细节。”

    “当年湘王私自铸造兵器,被告发后,自称是与关外的人通商之用,他也确实能拿出详细的账目证明此事。薛大人奉旨彻查此案,见此,起初也有意为其斡旋,但看到账目上湘王私售兵器的进项十分可观……但湘王又舍不得放手,薛大人这才改口,坚称他就是要造反无误……”

    直接把薛延说成了勒索未遂才如此断案。

    这倒也不是编的,唯一与事实不符的只是他并非后来才听说,而是一早就知道的。

    宝座上那人听了,冷笑一声,淡淡道:

    “大周律中,对与关外通商的物品种类有完备的章程,其中兵器一类,皆是明令禁止的。暗中私售兵器到关外,就算不是为了造反,也跟通敌没什么两样了,湘王不算冤。”

    啥?

    李弘甚是疑惑。

    湘王一案是皇帝率先提起的,现在自己详尽告知,皇帝又好像并不太感兴趣……

    那找他来干嘛的,聊闲天儿吗?

    而当皇帝问了一圈,最终把话题停在季家的时候,李弘才逐渐明白了——

    皇帝关心湘王造反之事是假,想替季家翻案才是真。

    李弘难免战战兢兢,这事儿自己确实参与了不少。

    但好在薛延已经自缢,死无对证,李弘干脆把所有事儿都扣在薛延一个人头上,反正本来也是他撺掇自己干的,而且薛延确实和季家有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