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持刀剑州

    吴二三眼神一凝,才要反抗,全身竟已动弹不得。

    *************

    他旁若无人地靠在树下,手中铁剑的剑身上有两道血线在蜿蜒游走。

    吴二三挣扎着坐起,语气冰冷:“我这一生遭遇疑点重重,老前辈若是知晓,吴二三身无长物,唯手中一柄剑还算锋利。”

    年轻和尚的眉眼分明都极普通,可任谁见了都觉其仪容脱俗有佛气,甚至有人说十二大师乃是佛经上有明文记载的明月莲花相。

    他居高临下盯着吴二三的眼睛,嗤笑一声,道:“莫会错了意,这些湘戾王余孽本就要杀你,老夫不过是在江湖中广布消息,引来利欲熏心之辈,给你这一路上添些可杀之人罢了。”

    这柄原本无名的凶兵,如它的主人一般沉默无言,却无人可以忽视,已被江湖中人起了一个狰狞形象的名字——赤螭剑。

    最高峰罗浮顶上种着十二颗青松,终年青翠。每年开春,自南方归来的大雁至此山而止,待更北方真正解冻后才肯继续北上。

    他看向青衣汉子,拱手道:“在下于获麟,阁下容貌奇伟,令人心折,不知高姓大名?”

    县城北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庙,小庙里供奉着一尊石刻的卧佛,卧佛头顶东墙,脚踩西墙,卧得十分辛苦委屈。

    他急急地赶到江边,却没有看到十二和尚喋血横尸的情景,四下一望,就见江边一块青石上坐着一名身穿白色粗布衲衣的年轻和尚,头顶并未及时打理,已长出了一层青茬。虽是如此,却并没给人邋遢之感,反觉这年轻和尚率真可爱。

    他皱眉道:“由今日上溯数千年,遍翻史册亦不可见上古圣人现世的记载,人力有时而穷,当真能长生久视么?”

    佛前除了原本的住持老和尚,不知哪天起又多了一个年轻和尚。自他来后,这座自来佛庙的香火竟陡然兴旺了许多。

    大家伙儿互相瞅瞅,有飞刀、利锥、袖箭、七星镖、毒针,还有些奇形怪状叫不出名号的,各自心底都禁不住升起一阵寒意。

    罗浮顶上陈尸十九具,第七株青松下,吴二三血染衣冠。

    吴二三轻声重复了一遍,赤螭剑剧烈振动起来。

    此刻于获麟心中已是闪过无数念头:“裴洞庭能从十二和尚口中得知碧血戈与谪仙帖的事,可见二人关系匪浅,敖莽何德何能,竟能收服如此人物?”

    莫师叔睁大了眼,喉咙中嗬嗬有声,终于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词句:“既有……剑气……何不早……早……用?”

    于获麟心中暗赞一声:“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十二和尚结交之人真真不是凡类。”

    江水之南有江州,江州之北有豫章郡,靖安县名列其中。

    青衣汉子郑重回礼,答道:“在下江湖剑士裴洞庭,出身寒门,虽得门中师长扶持,亦不敢妄称高姓大名。方才十二师傅正与裴某说起,言道于公乃是神器半主,他日必定谪仙帖上有名,裴某钦佩之至。”

    吴二三身背数创、剑气耗尽,也跟着颓然坐倒。

    于获麟面上一惊,毫不犹豫地回头向老仆说道:“你速速回去取我的官服官印,用官印将三班衙役捕快连同那三十马步弓手尽数调来。”

    恰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凶戾鸟鸣,一道黑影自云头直扑而下。

    “谁?”

    赤螭剑红芒大盛,两道仅有三尺长短的猩红细线离剑而出,如蛇一般当空蜿蜒扭动,以极快的速度绕过这百余人的脖颈,即便是几位练气巅峰高手的罡衣,也没能迟滞那两条猩红细线片刻。

    “师叔祖说要去江边见一个人,若是没有回来,自不必等他。他走得急,详情如何,小僧并不知晓。”

    他蓦地想起一事,不待裴洞庭回答,继续问道:“裴兄超拔不群,听说是出自西湖剑宫这等名门,今日一看又与十二大师有旧,可也是尊奉敖执政么?”

    于获麟问道:“怎么,十二大师竟不在庙中么?”

    通诚老和尚闻言竟有些犹豫,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天气尚寒,大雁不见踪影。

    吴二三霍然睁眼,寒光四射。

    十二和尚眼帘低垂、双手合十,良久方道:“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于获麟闻言,突然注意到了一个细微而有趣的差别,那就是裴洞庭称呼敖莽为敖公,十二和尚却是始终直呼其名,而自己,只是礼貌性地以官位称呼其为敖执政。

    三人立场如何,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复活的传奇:好书推荐


    莫师叔发出了一声似哭似笑的短促鼻音,颓然倒地,颈血染红了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