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探访唐人街

    在日落大道上,有一处上百年的街道,方珐此次的目的地就是这条唐人街。
当你走在这条异国他乡的长街上,难得的会见得到这么多古色古香的牌匾,当你在牌匾下驻足,仿佛置身于家乡某个街道,只不过彼时的喧嚣让你甚是浮躁,而此时的喧闹却又十分亲切,每一个来这里的华人都好像是在这里寻找故乡,异国他乡再好也难掩游子身上那抹惆怅。
记得上一世,方珐也曾经来到过这里,记得当时的繁华早已落尽,满街多的是无根飘萍般的空虚、孤寂和日暮西山似的冷漠。
谁曾想到,在10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有两名华人,经过上百年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漂亮国华人的聚居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为了生存,为了与命运抗争,有些时候必须要团结在一起,世华商会因此应运而生。
洛杉矶的世华商会成立于18世纪70年代,一直致力于维护商会成员利益,正式会员单位有大概2000多,然后就是跟着这些商家吃饭的大概4-5万人。
世华商会会长姓于,于长青,20年代末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做的是船运,跟港岛、岛国、东南亚都有生意合作,华人圈里算是顶顶大名,人脉颇广,最主要还是他一系列的爱国表现,…。
看着着艾莉准备好的资料,方珐坐在车上沉默良久。
“老板,给我来份鸡油饭,排骨汤。”
方珐一个人来到唐人街,在一家饭馆点了份餐,坐了下来。
“靓仔,面生呢?从哪里来啊?”
老板娘40多岁,微胖,戴着一条蓝白条纹围裙,给方珐上了菜,大方的问道。
“我京都人来的,唔…!味道好正啊!不错吃哦…”方珐边吃着边伸出大拇指给她。
老板娘笑的很开心,毫不掩饰内心的高兴。
“好吃再来啊!靓仔。”
“我肯定会再来啦,算一下多钱?老板娘。”方珐付过账就走了出来。
吃饱喝足,他溜达了一圈,买了很多燕窝、鲍鱼、龙虾、螃蟹等等好吃的食材。
每看到一种优质食材,方珐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
“走开,老乞丐,废物,死掉算了,别在门口待着,快起开…”
方珐刚好路过一家裁缝店门口,对门的珠宝店正站在店门口赶人。
“哎呀,这刘管家真是家门不幸啊!儿子不肖,吃喝嫖赌抽,把家业败完不说,还被人追债,家都没了,…伍子,去买俩馒头给他拿过去。”
旁边裁缝铺老板倒是文质彬彬,还一副热心肠,让伙计给那个被对面赶走的乞丐买俩馒头吃。
“要说还是姜老板您心好,要不然,这老汉难说啦!”
旁边看热闹的中年人的对着姜老板拱了拱手,叹了口气。
“咱们这也只能救得了一时,谁又不敢请他做工,这追债的能把人烦死,你说他儿子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房子也抵了,人也跑不见了,这些人怎么还一个劲跟他爹闹个没完?”
又有人插了句嘴,想帮一把,又怕惹上麻烦,挺纠结的样子。
“谁说不是呢,你说老刘以前可是挺风光的一人,咋就晚节不保了呢!”
又有人说话,这人穿着一件文士衫,留着山羊胡。
“怎么说,他之前干什么的?”
一个脑袋溜光的小伙子赶紧问文士衫。
总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
“四大家族知道吗?当年这位爷啊,父子俩可都是陈家的大管家,能耐大着呢,他自家的田产、铺子可是数都数不过来的。”文士衫接着说道。
方珐看了一眼那个乞丐,除了脏兮兮的,气度倒是不俗,被人骂,眼神里也没见有什么紧张、怯懦,只是默默的走到一边,坐了下来,也不乞来也不讨,好像有点意思。
方珐这会也没有过去的打算,又溜达着一边消消食,一边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碰到了就买一些。
大概到下午3点,方珐又转回来,看到刘管家旁边没啥人了,就走了过去。
“刘伯,小子姓方,京都人,您的事我能解决,跟我走行吗?”
方珐蹲下来,笑着跟刘管家说道。
刘管家仔细的瞅了方珐一会,方珐眼神平静而自信,不起波澜。
然后刘管家才站起身,双手作揖,朝方珐弓下了腰。
方珐理解,这是在拜主了,今后他的命运就算是交给方珐了,不存在背叛,不存在二心,因为这是规矩。
方珐坦然的受了刘伯这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