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9章 第49章

    第49章

    新建成的六丹村比起五号营地,或者秋丹寨都大了不少。

    龙思宇最终将村址落成在小玉溪河床边,虽然没有什么流水,但是很明显河床是湿润的。这让龙思宇在找水源方面省了很多功夫。农田都能放下,特别是水塔,放在了一个水资源最丰厚的点位上。

    水塔现在已经升级,合并了原来两地的水利设施,除了大熊和二熊两兄弟又增加了两个秋丹寨的水利工作人员,达到了4个人。

    水塔位于六丹村内中心地带,隔了一个路口的斜对面就是食堂,这样安排是能保证食堂的用水安全。

    而食堂则是整个六丹村真正的地理中心,民以食为天嘛,在这个末世里,还有什么事比食物更重要的呢?

    食堂现在已经不再是帐篷了,而是由4个深红色大型集装箱合成的,厨房也从之前的露天院子改到了室内,除此之外,还有储藏室,城主雅间,室内散台的座位能坐下50人,外区还设有遮阳棚,可以让更多的村民在此就餐。

    但是因为秋丹寨以前是没有食堂的,所以食堂员工人数并没有增加。

    站在食堂的正前方,就会面对着一条大路,右手边是武装部队训练场,左手边是用来集合的大广场。

    这条大路正对着六丹村的正大门,就叫正大门路。

    所以,如果是从正大门进来,就会一眼看到大广场那一端的食堂,以及在食堂右边一字排开的公共厕所+浴室中心,医疗室,这两个建筑也正在好面对着大广场,在这一排公共建筑与大广场之间还有一条大路。

    这条大路和正大门路垂直,是整个六丹村内唯一一条贯穿整个村子的道路,所以命名这中央大道。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形与河道的限制,六丹村的道路都没有正南北朝向的,整个六丹村是顺着河道与空地上大岩石块,从西北方向朝东南方向布局。

    所以,六丹村中心食堂所在的中央大道也是从西北朝东南方向的,而且也不是完全平直,在其西北端,连结的是六丹村的西北村门,从这个门进来就是四人间集装箱住宅区,这边都是社会高层,武装部队,管理人员住的地段。

    走过到第二个路口就会在右手边看到教室,左前方就是城主住宅。

    再往前走到城主住宅前面的路口,就能看到左前方是食堂,右边是广阔的武装部队训练场和前方的大广场。

    中央大道从大广场的尽头稍微折了一点,这样它并不是一条完全的直线,它穿过了大广场那一边的六人间集装箱住宅b区,走到头就是城墙边的内部环形路,向左拐一个路口就到了六丹村的东南门。

    而城墙内部的环形路是完全畅通的,顺着城墙内部可以360度绕行一圈,方便物资和兵力的调动。城墙和环形路是一个圆角的长方形形状,顺着河床,西北朝东南更长,东北朝西南方向短一些。

    住宅区分成三个区域,西北方向是四人间集装箱住宅区,东北方向整齐的排列着六人间集装箱住宅a区,东南方向则是六人间集装箱住宅b区。

    剩下的西南方向是武装部队训练场和大广场,中心地带是食堂,公共厕所浴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另外,东北方的六人间集装箱住宅a区,和东南方的六人间集装箱住宅b区之间,正向东方的一角,设立了粮食加工坊和仓库,这里还有一个风力发电机。

    村内一共有两个风力发电机,还有一个在大广场和六人间集装箱住宅b区边缘的环形路上。

    纵观全村的步局,龙思宇将城主住宅放在六丹村中的一个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

    城主住宅并没有位于六丹村的地理中心,而稍微偏向于北方的区域,因为水塔在这里。这在沙漠地带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从城主住宅住水塔的这一条路就叫水塔路,这条路再往前行,左手边是四人间集装箱住宅区,右手边就是六人间集装箱住宅a区。

    水塔路的尽头则连着六丹村最后一个村门:东北门。

    东北门外就是小玉溪河床,这也是六丹村唯一面对河的城门。东北门外,有一个风力发电机,实际上,除了正大门,另外三个门外都各有一台风力发电机。有两个放在村内,是为了安全保障着想。

    出了东北门外,沿河边朝北走上几步,过了风力发电机就来到了果园,现在的果园除了两个葡萄园,还有两个苹果园。

    果园再前面就是西北门外的风力发电机,顺着城墙的是四个菜园,1个韭菜,1个茄子,现在又增加了1个胡萝卜,1个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