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0章 手搓冰粉

    这边苏锦芮信誓旦旦地保证着不会与苏家有什么牵连,另一边苏家也正因着苏锦芮白日的话语而进行着一场会谈。

    “她真的这么说?”苏仁贵压抑着怒火,厉声问道,自从他当家做主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忤逆他了。

    夏竹怯怯地跪在一旁,道:“奴婢所言千真万确,不敢有所欺瞒。”

    闻言何秋梅眼尾泛红,面上带着自责道:“夫君,你说锦儿是不是还怨着我们苏家这么些年来的不闻不问?都是妾身不好,当初她来府上的时候就应该顺着她,想办法先将她留下,若妾身今日没有不舒服回来,肯定是要等到她亲自解释的。”

    苏大成刚离开那会儿,苏仁贵确实是有想过将苏锦芮给接回来,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女,给份嫁妆将人给嫁了,还能在生意上攀上一门关系并不吃亏。

    但是在何秋梅口中,年初苏锦芮来苏府的事又成了另一版本,苏锦芮不满苏家这些年来对他们的不闻不问上门理论,出言不逊,在苏府大闹一场后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当时两人都在屋子里,起初交谈了什么外人听不到,但是后来苏锦芮的谩骂声太大,很远之外的下人都听到了。

    苏锦芮就和他那不孝儿子一样,目无尊长、只会忤逆冲撞他,当苏家是仇人,既然如此,那还接她回来做什么,就让她在外面吃点苦头,后来听闻她嫁了一猎户没什么利用价值后,就更歇了认回她的心思。

    如今看何秋梅自责,面色苍白,苏仁贵忙心疼地安抚道:“你说什么呢,今日日头大,你为了请她回来还差点中了暑气,她如此不知好歹,这种毫无教养的孙女不认也罢。”

    闻言,陈巧巧黑眸划过一丝厌烦,她是从外地说亲嫁过来苏家的,虽然家境一般,父母做着小营生,但父母恩爱、家庭和睦,没有这些龌龊之事。

    她也是嫁入苏府后才听说苏家之前的传闻,知晓苏府是如何发家,公爹自大唯我独尊、婆母虚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就连丈夫也是曲意奉迎毫无主见的性格。

    但到底已经是苏家的人,瞪了眼毫不在意的丈夫,不得不出声安抚道:“爹娘您二老先别生气,儿媳以为锦儿许是对于她爹爹被逐出族谱的事心里还有怨气,不若我们主动将大哥重新记回族谱,这样一来她心里的怨气也能平歇一些。”

    闻言苏仁贵闷不吭声,想起当初那处处与他作对、顶撞他、仿佛生来就是找他报仇的儿子,心头气血翻涌地厉害。

    重入族谱之事是由他们主动提出还是苏锦芮主动提出两者的性质可是截然不同。

    若是苏锦芮主动提出来他们答应了,外人只会觉得他们顾念亲情,能改善外界对他们的感观,将来也能更好地拿捏苏锦芮;但若是由他们主动提出,不就等于是他们先做了让步,代表当年的事他们做错了,苏仁贵自然不愿轻易就让此答应了。

    陈巧巧揣摩着两人的心思,补充道:“儿媳听说锦儿与王家交往甚密、关系不浅,前阵子还与王家合作在京都各地开了个茶点铺叫饴馨园,生意好得不得了,就连京里的贵族们都很是喜欢,父亲前阵子不是还想寻王老板合作谈事?

    不仅如此,锦儿和温家、徐家的关系也很好,苏家食肆的饭菜我们也是尝过的,味道确实是不错,不少权贵人家隔三差五会派人过去打包吃食回来,想来以后的发展定不止如此。”

    陈巧巧之所以如此积极,是想为她的儿子筹谋,她的儿子苏景凡自幼聪慧,不过十二岁便过了童试,如今在西山书院就读,不久便能参加院试。

    而徐云竹在镇上颇有名气,才学深受学子们的推崇,若能得他指点一二,景凡定能更上一步,陈巧巧之前一直尝试托人打听,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只知道徐云竹老先生热爱美食,曾当众夸赞过苏锦芮的厨艺,心下才生了与苏锦芮交好的心思。

    陈巧巧一番话下来,苏仁贵神情明显有了松动,何秋梅眼睫微阖,掩住眸中的精光,善解人意道:“我觉得巧巧说得对,过几日便要过端午了,要不我们将锦儿邀请到府上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饭如何?”

    “也罢,那就这样吧。”

    闻言陈巧巧心下一松,忙应道:“那明日儿媳亲自去一趟食肆将人给请回来。”

    ……

    夏日的早晨,天亮得早,刚过卯时青石路上便有了不少行人,多是大清早赶路、出工的,苏家食肆的厨房里也忙活了起来,烧火、切菜、擀饺子皮包饺子的,忙得不可开交。

    苏锦芮让福平将今日新品的牌子挂了出去。

    除了原定的鸟巢土豆丝饼、薯片外,今日晚膳的时候苏锦芮还准备上新卤味。

    做卤味的卤水只要保存得当做好卤水的保养,就可以一直用下去,而且长期循环使用的老卤水香味会比新做的卤水味道更浓郁醇厚。

    只需要每日早上将卤味下锅煮好,再浸泡入味,到了晚上便可以卖。

    苏锦芮观察过,白日到镇上干活的人不少,下了工回家时间也晚了,若是不想回家自己做饭的常会下馆子随意打发一顿,但也有舍不得的。

    苏锦芮便想着反正卤味用的都是些边角料,不值什么钱,做成熟食称斤卖,卤肉二十五文一斤,素卤十五文一斤,配上些白米饭,家里不开火的人买上一些回家吃也很方便,便准备在门口支一个小摊位先试试水,这样不用宣传路上的行人就能看见。

    温仲霖和张文钦两人今日赶了个大早特地过来食肆吃早膳,刚进门口便看到了今日上新的招牌,心下一喜,忙招呼道:“小二的,来两份鸟巢土豆丝饼,再上一碗酸辣粉和一份咸骨粥,再来一份白菜肉馅煎饺。”

    两人都是店里的熟客,和店里的人也都熟络,趁着福平上茶水的功夫,张文钦向福平打探道:“小二的,那薯片和卤味都是何物,可好吃?早上可有得卖?”

    “那自然是好吃的,我们老板娘做的可有什么是不好吃的?”说这话的时候福平一脸自豪,昨日他们就赶上了第一批试吃的人,那味道自然是忘不了,见两人也是店里熟客,和老板娘关系看起来还挺好,凑到他们耳旁小声道,“小的看两位公子是常客,也就不瞒二位,那土豆饼和薯片都是用土豆做的,店里如今有的土豆统共不超过三百斤,用不了多久吃完就没了,二位若是喜欢这几日可得多吃些,不然过几日就没了。”

    上新的招牌刚挂上没多久,今日来店吃早膳的熟客便都会点上一两个土豆饼试吃,照这速度,福平相信用不了一两日那三百多斤的土豆就会吃完,到时还想再尝得等到下批土豆丰收才行了。

    闻言,张文钦和温仲霖对视一眼,从怀里掏出一锭碎银,塞到福平手上道:“小哥,能麻烦你帮我们传个信,让老板娘给我们做上两份薯片吗?卤味书院下了课我们能赶过来买试吃味道,就是这午间的薯片我们两人实在是赶不及买呀。”

    福平掂着碎银,笑眯了眼,应声道:“行嘞,二位公子等着。”

    福平揣着碎银回了厨房,将话传给了苏锦芮,连带也将碎银交给了苏辞,原本苏锦芮是让他们自己收下客人打赏的赏银的,但自从他们知道他们每月也有工银,还是按店的收入分成后,便坚决不再收小费,将小费放入店铺的收成中。

    苏锦芮听后便答应了,温仲霖和张文钦都是店里的熟客,做上两份不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