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看病

    “见过陛下和娘娘。”余芝慌得欠身福礼,可不想手上的绢帕落在一边的花木上,眼神也跟着去了。

    余芹自觉妹妹御前失仪,恐引发皇帝不满,便走出来,挡在余芝面前向皇帝请罪。

    “一件小事,何至于皇后如此?”谢琮的神情凝固了片刻,但转而恢复和善,伸出手将余芹扶起来。

    他的指尖冰凉,余芹微微打了一个冷颤,好像被冻结了一样,再也不敢动。

    谢琮看着余芹脸色的变化,内心却是厌恶,他拉平了唇角,把手拿开时在衣料上蹭了蹭,“想来皇后要与二姑娘说会儿话,便不必在这里陪着了。”

    “是,臣妾告退。”余芹拖着妹妹的手,战战兢兢地离开。

    许久过后,林景时才从亭中出来,站在谢琮身后,“陛下与娘娘离心,若被太后知道,必然又要找人弹劾了。”

    “真是可笑啊,朕作为一国之君,却还要担心几个御史耍嘴皮子。”谢琮将自己的手提起,这一身龙袍是沉重的枷锁,将他拷在一方池水中,不得喘一口气。

    望这碧天如缎,浮云为丝,却没有一片为他停留。

    而林景时亦是远望,漆黑的眼瞳里隐藏着仁寿宫翘起来的飞檐。

    “不知姑娘看了之后觉得如何?”太后突然话多起来,眼睛更是一刻都没有离过朱巧娥的身上,她细细打量。

    半敛眉,横扫春波,樱桃嘴,映红桃花。

    果然是美人儿,难怪林景时那样的人也不忍动心。

    只是这样的目光,在朱巧娥感受起来却是极不自在的,仿佛身上千万根汗毛都竖起来,一根也不敢放松警惕。

    她提着心,帮太后诊过脉,立刻跪侍到一旁,开口极轻,“回太后娘娘的话,民女看来,太后娘娘并不是什么要紧的病,只是过多思虑,因而神殆憔悴。”

    “那如何能治?”太后问道。

    朱巧娥抬头打量着太后的神色,“此病非一时所起,自然也不能一日所救,需得精心休养,药物还算其次,最该闲下来。”

    “果真如你所说,哀家便不得治了。”太后冷笑着饮了一口茶。

    “可这病拖延越久对太后的身子便越无益的。”朱巧娥踌躇这半晌,还是忍不住开口。

    或许说的太直白了,殿内众人的目光忽然汇集于她一处,无不诧异,可朱巧娥觉得自己已经说的很委婉了。

    太后此病长年累月的积累,早已神伤,如今表面看着无恙,然内里不过是朵飘浮的浮萍,实在无根基所依靠,若是再不控制,这寿元必定难以长久。

    当然这些话,朱巧娥不好直截了当的说,但作为医者,太后既传召了她来看病,必然是要尽她本分。

    听她这一句忧心相劝,太后常年皱起的眉,似乎展来,眉心一股暖意直接入躯体,她看着自己染得绯红的指甲,上面依稀是她的倒影,却仿佛年轻了好些。

    恍若一梦,再醒来,指尖轻轻叩打着扶手,在此静谧的大殿中击起清脆的回响。

    “你治得好吗?”太后的声音极细微,好像是害怕谁听见,可又期待着谁回答。

    朱巧娥以为自己听错了,却因为太后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才坚定是问她,答道:“民女受父亲教诲,自当对每一个病人尽心竭力。”

    “父亲?”这两个字在太后的齿缝间摩擦,声音极低,最后消失在她唇角的细抿起来的弧度上。

    “听闻有一名医来给母后诊脉,作为儿子岂有不来恭听之理。”

    话音未落,便见门前一位传话的小太监还来不及张口,慌慌张张地跪坐在地上。

    仅能看到两个男子的剪影,皆是雍容华贵的体态,尤其是最前面一个,还有一股叫人不可忽略的威压,比在林景时身上所感到的又有所不同。

    更强势,更隐忍,两者并无冲突,好像奔腾而下的湍流被山川所隔,才生出这一分疏离,可他却不死心,持续地要与之对抗,而气势滔天。

    而他身后那股力量显然更淡定从容,也是朱巧娥最熟悉不过的影子,这份天然所造就的玉骨,使他站在谁都后面都不会被压倒。

    “他为何要来?难道是知道我要来,所以特地来替我解围的?”朱巧娥心里有许多猜测,可还是摇了摇头,未问出口就被她否决了。

    “不知名医是哪位?”谢琮还有未褪尽的少年气,说起话来干脆爽朗。

    朱巧娥并不难找,谢琮一眼便从诸多宫婢中寻出她,见她柳眉杏眼,面容清秀,倒是别有一番灵巧的天真乐趣,细究她眼底的景致,蒙了一层水雾,隐隐约约还能看清藏在下面的万千绚烂。

    这正是谢琮最渴望的,心里不禁生出好感。

    谢琮看了林景时一眼,早已望着朱巧娥发怔,这是从未有过的,只这一刻,他觉得林景时像个人了。

    朱巧娥略迟疑了一下,才从人群里出来,上去拜见。

    “竟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姑娘,不知多少岁?”谢琮笑问。

    兴许是见到林景时,再加上他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自己,朱巧娥的心里有了几分底气,清晰答道:“回陛下,民女十六。”

    “呀,竟是和朕一样的年纪,那真是天资聪颖。”谢琮许久不曾这么高兴了,一时失态。

    太后瞧着不耐,压低了嗓子,“陛下在人前该沉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