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章 第13章

    萧衡颔首,略带赞赏道,“说的对,竟然猜中了。”

    “……希望哥哥明白,我过去照顾她是出于心软,其实,我比你想的要聪明!”

    萧青鸾叹了口气,确定的语气道:“那哥哥是准备帮她了。”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答应的事不能拒绝。”

    听到这话,萧青鸾就知道不能改变了。

    萧衡估计也是被烦的够呛,才勉强同意的。否则,萧白鹦一撇嘴,一抹泪,别人还以为他这个长兄怎么欺辱庶妹了呢。

    要脸的人,做事总是受到许多束缚。

    不过这也和她没关系,横竖萧鹤的嫁妆不会差,被揩油就揩油了吧。就算少了些,钟氏也会仔细填补上。只不过,她可以给萧白鹦惹点别的麻烦。

    萧青鸾嘴角弯起,勾起一抹促狭的笑意,下一刻,她便主动凑到了萧衡耳边。

    “哥哥有所不知。白鹦这个主意,可不止是要讨好婶娘和姐姐。她呀,这是年纪到了,也想和姐姐一样嫁人了!”

    萧衡冷淡道:“这是你们内宅的私房话,不必跟我说。”

    “我又没说错。”

    萧青鸾假装没听见,非得把这话说完不可。

    “今天早上,她还打探我们要去书院,拜访九老爷的事呢。大家都知道,白羊书院都是年轻士子,还有不少青年俊彦……比如说那个叫范什么的,不就是李姨娘的亲朋故交之后?”

    萧青鸾说的话半真半假。

    据她推测,萧白鹦为未来婚姻准备不假,但第一目标绝不是什么少年学子。有八成可能,她就是冲着两年后的选秀去的。

    假设姐姐都许了人家,或者像萧青鸾一样无意选秀,那萧家能用的就只有她了。届时,只要钟氏和萧启点了头,选秀的事就是板上钉钉的。

    然而,不管是钟氏还是萧衡,都料不到萧白鹦的心思这样深远,目标这样高。

    所以,萧青鸾的玩笑虽然无稽之谈,细细一想,也颇有道理。

    不过,萧衡略一沉吟,还是摇了摇头,自顾自转身去查找书册了。

    “六妹妹的终身大事还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不是她能决定的。”

    “不过……那范涵远确实不是一般庸人,你最好离他远些!”

    萧青鸾微微一愣,惊奇不已地看着他的背影。

    怎么回事,听这语气,萧衡对范涵远似乎十分忌惮。难道这位兄长早就看出他内心阴暗无情,不是个纯良好人了?

    若不是这次交谈,自己恐怕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萧青鸾忍不住试探,“哥哥何出此言?我听说叔父还挺欣赏他呢,难不成他过去有什么劣迹,是叔父误认了小人?”

    “那倒没有。”

    萧衡手上的动作一顿,心里也诧异。

    范涵远一个国子监生员,虽然略穷了些,身家肯定是十分清白的。然而,自己不知为何,就是觉得他眼神虚假,腔调油滑,好像心里藏着不为人知的念头。

    这种没有把握的事情,他怎么就一时放松,对萧青鸾都说出来了?

    “这只是我一人的直觉罢了。读书学文,水到就能成渠,在家在国子监都是一样,四处钻营交往,本就落了下乘。不过,他也没做什么坏事。”

    “总之,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这人一向纯善太过,又是死脑筋,虽然聪明也少不了处处被人蒙骗……”

    说到这里,他仿佛嫌弃自己太过啰嗦,忙停住口吻咳嗽两声,堵上了萧青鸾的话头。

    “咳咳,以后自己注意!你就先回去吧,我要看书了。”

    萧青鸾深深看了他一眼,告辞退了出去。

    屋外的锦鲤池水花飞溅,在阳光下如点点琉璃闪耀,伴随着活泼的鱼儿们游动,美不胜收。

    不管怎么说,萧衡冷漠的外表下,果然还包裹着对自己的关心。而范涵远的心机手段,现在还只是萌芽,成不了大气候。

    从萧衡的外院出来,萧青鸾的心底一阵松快。好像雾蒙蒙的阴雨天,瞬间被阳光照亮了一般。

    ……

    到了出门之日,萧青鸾先是去了瓷器工坊、印刷工坊,细细嘱咐了一番当地管事。

    萧家瓷器的釉色配方是独一无二的。几种华丽的彩色颜料,都是萧青鸾运用记忆里的化学知识,与老工匠反复试验才得到,外人难以模仿,因此决不能外泄。

    还有书铺没有刊印出来的书稿,也是赚钱的关键钥匙。

    这两个秘密若是保存不好,家中的生意就极易受到打击,甚至会一落千丈!

    好在,萧青鸾确认了工坊内没有新来的不明人士,工匠们也甚是小心,暂且没什么管理漏洞。

    她又留下几名家丁监督,这才乘车来到白羊书院。

    白羊书院虽然叫做书院,本身也如同一家大庄园一般,装修得十分清雅秀丽。跟着仆人来到正堂之内,萧青鸾除去帷帽,对圈椅上的老人盈盈下拜。

    “青鸾拜见九叔公。许久不见,九叔公还是这般精神矍铄,神采非凡,叔父婶娘,两位姐姐也都惦记着您呢!”

    “好好好,青鸾,你快起来!”

    看到这位许久不见的晚辈,萧达摸了摸山羊胡,笑得格外慈祥。他立刻伸手将萧青鸾扶起,丝毫没有在弟子面前严肃的样子。

    “几年没见,你是越发长开了。如今京城内处处闻名,书坊办得风生水起,博古通今,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