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1章 同学聚会

    温南黎将相片放回原位,旁边摆满的照片里,最大的一张是他们五个人的合照,当时是高三,他们已经分了文理班,彼此都不在同一个班上,难得因为学校参观高校的活动碰面,那天去的就是徐行后来读的大学景华大学。

    孟溪带了他爸爸新买的单反相机,她负责为校刊拍照,便拉上他们拍了许多合照,这是其中一张。照片里,李唯和徐行互相搭着背站在中间,另一边挨着的是孟昭,他们微微压低身体,凑近坐在他们前面草地上的温南黎和孟溪。

    当时是秋天,背景是校园里的银杏树丛,那条街是景城出名的银杏树街景,每到这个季节就有许多人慕名来拍照,树丛中有一棵挂了五颜六色的纸条和彩带,是景华大学的学生间出名的“许愿树”,她记得他们每个人都写了愿望,孟溪还偷偷告诉她自己写的愿望是想要考上和徐行同一所大学,她后来说肯定是因为自己忍不住泄漏了自己的愿望,所以才没有实现。

    “我们家里好像也有这张照片。”温南黎的妈妈说。

    温南黎回过神,才发现她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了楼,正站在她身后,轻靠在房间门口。

    “就是这张合照,还有好多其他的,看着都像同一时间拍的。”

    “我没有摆照片的习惯,是不是都收在地下室了?”温南黎说。

    “应该是的,我记得我保管得很好的,我回头找找。”

    温南黎本想说不用麻烦了,但想了想后,改了口说:“好。”

    她们一起准备离开孟溪家,温南黎突然说:“妈,你知道我小时候一直希望自己过一种平凡且平顺的生活,哪怕很无聊,哪怕很平庸,每天可能不一定是开开心心的,但也永远不会有难过和痛苦的事发生。”

    “人生很长,波澜不平才是常态。”温南黎的妈妈顿了顿后又说:“没有波澜起伏,人也无法前行啊。”

    “妈,你讲的话好有哲理啊。”温南黎笑着说。

    温南黎的妈妈也笑了出来,然后又说:“周末你又不上班,今天住家里算了。”

    “我明天还要帮孟昭准备婚礼呢。”

    温南黎又说:“我一周后就放寒假了,到时候再来住。”

    “那你放假就先暂时搬回家里,天天睡不好还吃外卖,身体垮了怎么办。”

    “好好好,刚夸一句又开始啰嗦。”温南黎没等她妈妈说话,又说:“我上去跟外公打个招呼就走了。”

    她们关上灯和大门后,往楼上走,她妈妈突然想到什么说道:“别忘了问下徐行什么时候在。”

    温南黎轻声答应。

    她离开后,坐在车上发动车的时候,跟徐行发了微信,但等了一会也没有看见他回复,温南黎想他可能正忙,便将手机搁在了支架上,将车往回家的路上开。

    谢凯很准时地去接徐行参加同学聚会,徐行上车后调侃:“你难得不迟到啊。”

    “我工作的时候也不马虎的好吗?平时偶尔松散点。”

    “聚餐地在哪啊。”

    谢凯翻群聊天里的定位,然后把手机拿给徐行说:“这地方有点熟悉啊,是不是你朋友开的餐厅?”

    徐行看到手机上写着李唯餐厅的名字,“还真是。”

    谢凯拿回手机打开导航,“我记得好像还是陆嘉琳推荐的餐厅,他们之前订的餐厅好像有人觉得不好。”

    “我们哪位同僚毕业后这么有钱啊,我们都穷得吃不起外面的饭了。”徐行笑着说。

    “就是说啊。不过今天我看了下,二十多个来参加同学会的一半都没做医生了。”

    “本博连读是太苦了,时间长不说,毕业后一把年纪加上规培,三十多还一穷二白的。我还知道有同学,读了五六年因成绩被退学的。”

    “所以能坚守到今天都不容易。”谢凯又说:“陆嘉琳今年好像也要来我们医院了。”

    徐行愣了愣,“她不是在深圳吗?”

    “好像她父母哪一方身体不好,想让她离家里近一点,她老家不是平阳的吗?现在高铁离景城也就一小时。”

    徐行点头没说话。

    谢凯又说:“好像还要赔那边医院钱,到我们医院,恐怕要再重新轮转一年。”

    徐行过了会后说:“你知道的真清楚。”

    “陆嘉琳她自己在群里说的啊。”

    谢凯感叹道:“我也纳闷,她那么骄傲的人,居然愿意在群里说这些啊。不过,她说话谈吐间,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平易近人很多。”

    “她还好吧,只是性格要强。”

    “她对你当然不一样了,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她对你的不同谁看不出来。”

    徐行岔开话题:“你看好导航,是不是走错道了。”

    “诶,是吗?”谢凯放慢速度,但等了一会,导航也没有提示偏航,“没错啊。”

    “你岔开话题的方法也太烂了吧。”谢凯后知后觉。

    徐行说:“等会去同学会也别提我们两了,过去的事了,免得让大家都尴尬。”

    他们到餐厅的时候,因为后来谢凯真的走错了路,所以迟到了一会,结果竟是最后到的。

    同学聚会专门包了二楼整个厅,零散的圆桌也换成了并排放着的两张长桌,座位上除了留给徐行跟谢凯的座位,都已经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