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实在是高

    扛着保护三塘县平安的大旗,私心却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和小命,韦德安的心思也是没谁了。

    皮小虎、刘金贵和伍友德这三个人觉得,县令大人说得很有道理。

    可是,躲灾避祸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是把惹祸的人或者来找事的人给解决掉。

    龙捕头是财神爷,而且实力在三塘县首屈一指,自然是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目标。

    所以,这三个人还是觉得县令大人的这句话,让龙羽诚来说就更为令人折服。

    他们当然不敢反驳,因此,只能很不情愿的点点头,低低的说了一声“是”。

    张德彪和李茂才是老油条了,两人“嗯嗯……”的点着头,装得像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一般。

    这样的态度,也就是两方不得罪的意思。

    主簿钱枫面无表情的站在韦德安旁边,好像这都跟他没关系似的。

    这钱枫就是韦德安的死党加眼线,他不说话只是没那个必要,并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

    这节骨眼儿也得敷衍一两句了,龙羽诚恭恭敬敬的行一礼,说道:“大人高风亮节,属下佩服。”

    皮小虎这三个人听在耳里,记在心里,都暗自夸赞:“老大就是老大,一句话顶别人十句话。”

    张德彪和李茂才眼都直了,心里都暗笑:“龙老弟啊!想不到你拍马屁的功夫又准又到位。”

    钱枫也是点点头,表示“高风亮节”这四个字用得恰到好处。

    韦德安听了后,顿时怒气消了一半,接着语气平和的问:“那武铁牛说了些什么话?”

    隐瞒是隐瞒不了多久的,龙羽诚直接回答:“他说,“你们给我等着!”。”

    “啊――?”

    韦德安和钱枫都被吓得惊呼一声,脸都吓白了,两腿发抖着噔噔噔往后退。

    “他他……他当真是这么说的吗?”

    韦德安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他向其他人求证。

    众人眼神闪烁,一个个的不言语。

    看见属下的表情,实打实的是真的了。

    韦德安“啊”的一声,手捂胸口“哎哟!哎哟!……”的向后退。

    钱枫生怕上司有个三长两短的,赶忙伸手相扶,并向龙羽诚他们责怪道:“就是你们惹的祸,还不快想个良策?”

    谁都能想出好计策,还要县令大人干嘛?

    众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们的目光都投向了龙羽诚。

    龙羽诚哈哈一笑,还是那个调调的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韦德安一听,又是这句着倒霉的废话,他立刻是顿足捶胸的说:“哎……哎哟!我恨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龙……龙羽诚你给我说具体点!”

    他本想喊“龙混蛋”什么的,转念一想,知道祸事将来,可不能把守护神给骂走了,就急忙改了口。

    “学到了!”

    皮小虎这些人都暗自默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非常实用的名句。

    且不说这句口头禅有多大妙用,仅是能把人气着,就是很不错。

    主簿钱枫自是在关键时刻,为铁杆上司分忧,他一甩官腔,就说:“有何良策,给大人仔细的说来!”

    龙羽诚负手朗声而笑,就这作派,他的整个人俨然焕发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气息。

    皮小虎竖起大拇指,大加称赞:“好计策!”

    刘金贵和伍友德也竖起大拇指,依次的夸赞:“高!实在是高啊!”

    张德彪和李茂才两人暗自嘀咕:“都没说呢?拍什么马屁?”

    主簿钱枫急得是恨恨的催促:“你倒是说啊!”

    韦德安有气又撒不出,半哀求半命令的喊:“龙老弟!你……你……你快快说来!”

    龙羽诚哪有什么那种弹弹琴、笑笑间就“计上心来”的本事。

    他无非就是打工的时候,为了消除疲劳和减压,常常是手机点开“评书”或者“单口相声”的节目,一直听着入睡。

    你还别说,这里面的知识广阔,又加上评书大家的深度剖析,龙羽诚是听多了就记得牢。

    特别是“洪都守卫战”、“钓鱼城守卫战”、“合肥之战”、“钟离之战”等等这些经典战役,都能让人百听不厌。

    有借鉴,为何要去想呢?

    把这些掰开了,揉碎了,再因地制宜挑有用合起来就是个好良策。

    借用戏台上那个调调,龙羽诚不紧不慢的说:“大人莫急,听我慢慢细说。”

    所有人立时集中注意力,静等良策道来。

    “三塘县的地形,南边不用理会,北边不用守,东门暂时也不用派人把守,就集中人手守西门,……”

    就这些,龙羽诚只简单地说个大概,韦德安和钱枫一听就表示赞同。

    守是以逸待劳。

    攻是长途跋涉。

    诸葛孔明六出祁山而未得寸功,败就败在后勤补给上。

    虽然这些人不知道诸葛孔明是何方神圣,但都明白,这是严防死守,只要匪人没吃的,自然就灰溜溜的败退。

    听到这里,韦德安有了一点点笑容,钱枫摇头晃脑细细品味。

    张德彪和李茂才两人恨不得拿个小抄本,把这些都记起来。

    皮小虎、刘金贵和伍友德这三个人很统一,那句“高!实在是高!”似乎得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精髓。

    说到具体处,众人是聚精会神的倾听。

    重中之重是高筑城墙。

    用青砖是指望不上了,但用黄泥和秸秆搅烂而成的“混泥土”,夯出的城墙也是很牢固的。

    城墙怎么也得加高一丈和加宽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