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初次队内比赛

    开局是法兰西防御。

    将王前兵拱起至“e4”以后,赵清穗扶了一下镜框,漂亮的眼睛盯住了中心四格,猜测着陈思依选择的第一回合应对着法。

    “大概率还是e5吧…对冲王兵似乎是思依很喜欢的开局局面。”赵清穗回忆着之前和陈思依对局时的情况,“c5她也走过,不过西西里防御的概率或许小一点…”

    “嗒。”

    黑方王前兵拱起了一步。

    居然是法兰西防御。

    赵清穗下意识挑了一下眉,迅速低头记下这一步。待她再次抬头看向棋盘时,眉间的诧异已经被很好地掩饰了。

    不怪赵清穗惊讶。

    棋院选手不多,这一个月来大家经常对局练棋,所以每个人的棋风和步法偏好彼此心里都有数。

    而女子棋手中,风格激进的当数陈思依。

    这一点从她挑选开局的倾向也是能体现出来的。

    小姑娘很喜欢开放式开局,也习惯于在开局阶段争夺空间优势,以此来向对手施加压迫与威胁。

    所以法兰西着实不像她在黑方会选择的防御:

    法兰西防御里,黑方的战略思路就是牺牲部分开局的空间主动性与轻子活动范围,以换取己方局面的弹性与韧性——

    黑棋会巩固王翼一侧、预防白棋针对f线的攻击;同时在后翼组织进攻,伺机反击。

    总的来说,这对于黑方是一个坚实稳妥的开局。

    ……

    其实陈思依在走出e6兵的时候也有些犹豫。

    她搁笔以后,向后扯了扯自己今天戴的渔夫帽,遮住眸子的阴影少了几分。

    “不过既然决定了要出其不意,那就还是法兰西吧。正好前几天也复习了那几种变例。”陈思依踌躇后,默默下定了决心,伸手拿起棋子。

    之后二人中规中矩地走出了王翼印度攻击变例。

    陈思依这一个月的进步不可谓不显著——

    在她巩固了已经掌握的开局、又学习了几种新的变例以后,她的选择范围变大了。

    而且她也不用再担心会像刚开始集训时,因为不扎实的开局基本功而在前几个回合就失了先机、甚至形成劣势。

    因此,背谱的确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

    赵清穗一面猜测着陈思依后续的布局,一面发挥着自己白方在法兰西防御中的出子优势、开始组织王翼的进攻。

    双方在棋盘中心完成了第一次交锋。

    正当白方决定偃旗息鼓、开始养精蓄锐、慢慢布局之时,黑方的思依陷入了本局第一次长时间的思考。

    小姑娘用食指指节抵住自己的下巴,拇指有节奏地轻点着掌中的笔杆;她略微弓背、从一个较低视角观察棋盘的左侧。

    低俯着头,她的神情被掩在黑色帽檐之下。

    许久,走出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步棋:

    陈思依拿起g线的兵放到g5。

    她的手腕稍许用力,木制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而利落,似是在提醒白方,可不要小瞧了这只兵——

    她在逼迫赵清穗兑换掉自己短易位(王翼一侧的王车易位)王城的边兵。

    这样的一步棋使陈思依的黑车能够占据一条边路开放线,并且直接挟制白王,以求后续的攻势。

    但是同时,这也是极其冒险的一步棋。

    因为拱起g兵,就意味着黑方选择了放弃自己王翼一侧的森严壁垒。

    “不愧是陈思依,”赵清穗心中暗暗感叹,“开局走得保守果然是唬人的;一到中局就按捺不住,开始先发制人、抢夺主动权了。”

    清穗推了一下因为低头而有些滑落的镜框,开始仔细计算接下来有可能出现的局面。

    棋钟的显示屏上,代表白方所剩时间的数字在一秒一秒地减少。

    但是赵清穗不是急性子,丝毫没有慌张的样子。

    她很喜欢每方有90分钟的棋,因为时间充裕,所以她能够在每个重要的节点上将各种可能性都计算一遍。

    她很享受对着黑白棋盘认真思考的过程。

    最终,赵清穗选择了围魏救赵之计:

    既然在自己王翼的王城是对方接下来进攻的目标,那何不将焦点转移至后翼战场呢?

    “b4”,陈思依记录下了白方的这一回合。

    这不是很难猜到的一步棋,但是如何应对确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如果去救后翼,那么必然会调动己方的马至对方半区,从而失去了及时支援王翼兵阵的能力;

    如果不理会对方的“围”,那么黑王长易位(后翼一侧的王车易位)将会因为对方对于c线兵的突破而失去原本的价值。

    小姑娘有些头大,感觉自己像是一场战役的指挥者。想要顾及全局,却不得不做出取舍、牺牲一侧的博弈。

    最终,这一回合的交锋在后翼的子力交换后落下帷幕。

    赵清穗的应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己方马与象的活动性;而陈思依则选择放弃部分自己的王城防御、保留了h线上的黑车针对白方王城的锋芒。

    -

    直到中局后期,黑白双方仍然保持着子力均势、局面各有千秋的状态。

    “赵清穗的基础扎实。”陈思依开始暗自盘算,“开局都是定式,所以我这一个月背过了很多会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应对残局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背诵棋谱就能马上提高的。”

    陈思依装作思考的样子,将双手叠在额头。实则悄悄叹了口气,第无数次在心中后悔道:“早知道那两个月就不偷懒了。不然也不至于每次下棋都在中残局掉链子。”

    “总之,如果把局面拖到残局一决胜负的话,我不一定能取得优势。”

    “还是需要铤而走险…”

    陈思依此时在心中决定了,要调动那只潜伏了十几个回合的白格黑象:

    虽然是很冒险的一步,但是如果自己没有计算失误的话,那么就能在中残局的阶段获得局面优势——

    在开局刚结束没多久的时候,自己就拱起了g线的兵,通过兑子,让车占领了h开放线。

    那时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白格象可以在后期配合车、对白方王城发起进攻。

    只不过,在当时场面上还有很多棋子的时候,己方白格象的移动路径上有三个棋子阻挡,所以会让人下意识地忽视这只象的进攻潜力。

    现在,只需要将自己的兵和马移开,就能为这个c8象空出整条斜线。

    但是…

    之所以说这步棋有风险,是因为如果白方提前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并调动车和后来防御的话,那么埋得暗线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原本的攻势也就无法展开。

    这意味着先前的均势局面将被打破——

    自己一方的筹码失去价值,局面会迅速转变为黑方劣势。

    怎么办…?

    是保持原状、祈祷自己残局超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