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章 小三元

    府试只有三场,比县试少两场,然而难度更高。府城下辖十一个县的学子共四百余人,只有十之一二能通过府试。

    林皓尘不出意外,又取得了第一名。林光宗自此心服口服,死心塌地的给林皓尘做书童。

    这日林光宗从外面回来,寻林皓尘问道:“尘哥儿,你是第一名,怎不去参加文会?”

    不少通过了府试的学子,都喜欢聚集在一起吟诗论道,偏林皓尘和二叔只在家没完没了的复习和抽查。

    “文会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有那功夫,不过踏踏实实的写一篇策论。”林皓尘应道。

    他已开始准备明年的乡试,自不把文会放在眼里。何况,他在庆山书院时,常和周易学、谢京海辩论,并未闭门造车。

    林光宗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越发羡慕林皓尘的定力。

    府试过后,便是院试,只要过了这一关,便是秀才。由朝廷委派主考官,即学政,负责出题和监考。

    院试只分正场与复试两场,两场考试的内容均是做两篇文章,并赋诗一首。

    此次院试,林二叔也参加。他已是第五次参加,对院试的流程早已驾轻就熟。

    林皓尘倒有些好奇,他们寅正之时(四点)便已在贡院前集合。

    待学政点完名后,林皓尘拿着院试卷票,派发试卷的地方领试卷,试卷右上角会糊住名字加盖印章。

    第一场正考,大家拿到试卷后,有人窃喜有人忧,只见其中一道题目是“君子之道费而隐。”

    林皓尘迅速想起,这句话出自《中庸》,字面直译是: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

    然而,若有人不记得全篇,就极难理解这句话,还有可能将“费”理解为耗费。由此离题万里。

    林皓尘在草稿缓缓写下见解,又修改了一遍。他刚誊到试卷上,就有监考员拿着红章在他试卷上盖印。原来此举是为了防止考生偷换试卷。考试之严格,可见一斑。

    到了申时,贡院开门,提前交卷的人方可退场。林皓尘遂在这时交卷。

    他刚走出考场,林光宗便迎上来,接过他的考试篮子,转身递给徐竹。尔后,轻捏着林皓尘的手臂道:

    “尘哥儿,累不累?你想先吃饭还是先睡觉?”

    徐竹在一旁噘嘴,这大少爷怎么比他还狗腿子。

    林皓尘摇摇头道,“咱们在此等二叔出来了,再回去吧。”

    过了半个时辰,贡院第二次开门,林二叔终于出来了。见他神色轻松,林皓尘便知二叔考得不会差。

    待上了马车,林二叔才小声的道:“尘哥儿,你押中了两篇经文。”他声音里的兴奋快压不住了。

    “二叔,与其说我押中题目,不如说天道酬勤。”

    这备考的大半年,除了考试,他们每天都要看五篇历年的真题,再互相出题做一篇文章。这般积累下来,便是大海捞针也捞上来几根了。

    “可是我出的试题就没考,还是你聪慧。”林二叔很有自知之明的说道。

    林皓尘浅笑了一下,继而闭目养神了。

    猜题和押题大概是前世带来的天赋,已经刻在他的骨血里了。

    两场考试一晃而过,到了发榜那里,林光宗自告奋勇去府衙门口守着。

    那官差刚贴出第一张榜,他即刻看到了林皓尘的名字,心中又是喜又是自嘲:他以前怎会觉得自己能赢过尘哥儿呢?

    林光宗转身跑回院子,佯装镇定的林二叔,哐当起身,一把抓住他,问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