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得子


    “瞧瞧。”幼宛不敢说幼兰,幼安就开口了,“我们兰姐儿才多大,也知道照顾妹妹了。你啊把诗词歌赋学好了,把那一手字给练齐整了,县主娘娘就够高兴的了。”

    幼兰撇了撇嘴,转而看向幼宜,拍着她的肩膀老气横秋地叹气:“唉,九妹妹你很快就知道了。你翻年就五岁了,五岁的姑娘就要去闺学的,学的东西可多了,琴棋书画要学,诗词歌赋要学,还要学四书五经跟算盘女红,还有骑射。”

    幼宜吨数一个头两个大,摁住幼兰的手:“八姐姐。过年这样大好的日子,还是不要提这个了吧。”

    “十岁之后就可以不用去闺学了,我还有三年。”幼兰幽幽道,“四姐姐五姐姐今年都不用再去闺学了,六姐姐今年上完就不用去了。你还要学五年呢。”

    幼宜记起来了,书中的确有写,这闺学并不止令国公府的姑娘上,是好几家合在一起送女儿上学的。平阳长公主所创立,按着人头缴费,除了沈家还有许多人家的女儿在里面念书,诚国公萧家、镇南侯府顾家、户部尚书、纯阳侯府李家……等等。

    幼宜平时最痛恨的就是学习。

    经过这一个月,幼宜也把沈家各人的名字跟人对应上了,长房总共有三女二子,嫡出二女一子;二房嫡子跟庶女;三房也就是幼宜所在的房头,嫡出一子一女庶出三女二子;四房嫡出一女庶出一子一女。

    幼宜正在想以后痛苦的读书生涯,忽然听见五姑娘幼芸的惊呼:“母亲!”

    幼宜抬头看过去,只见幼芸跟五少爷怀宣都围在四太太身边,四太太则是脸色有些苍白,一个丫鬟捧着个盆子站在四太太的面前,还有一个丫鬟端了茶给四太太让她漱口。

    “老四媳妇,你这是怎么了?”李氏慢悠悠问。

    “不碍事的。”四太太扶着腰起身,“儿媳这半个月身子都不大爽利,月事也迟迟未来,儿媳猜测怕是有孕了。只是没有大夫确诊,儿媳不敢妄言。”

    幼宜听见了话瞪大眼睛,虽然五姑娘幼芸虚岁已有十岁,但四太太不过才二十来岁。自幼宛之后四房再未添丁进口,已有七年了。

    可大少奶奶肚子里还有一个,这侄子比叔还早生。

    李氏神色大变,喜上眉梢,这四太太是她嫡亲的儿媳,府中嫡出嫡出的姑娘只有三个,嫡出嫡出的少爷就只有怀英一个,这四房没有嫡子,李氏总放心不下。四太太生幼芸时伤着了身子,这一胎若是个嫡孙……纵是个孙女,那也是好消息。

    她立即道:“快,让人去请了李大夫过来给玉娘看看。”四太太闺名就是玉娘,本姓陈,是当今户部尚书胞妹。

    幼宜是知道的,书中八个少爷,最小的八少爷名为怀蓉,四房嫡幼子,也是因为这个儿子,原本娴淑贞静的四太太变了,处处打压庶子宣哥儿,护着蓉哥儿,压着宣哥儿不许上进,明明可以兄友弟恭,却把四房搅得乌烟瘴气。最后是蓉哥儿出生第四年早已,宣哥儿跟定哥儿同岁,已经十二岁了,跟嫡母的关系早从原来的母慈子孝变成了对立。

    府中有两个女医,其中一个姓杨的回家过年,李大夫没有家人常住府中,这时候戴着帷帽来了,给四太太把过脉后道:“恭喜太太,贺喜太太。太太已有了身孕,只是月份尚浅,衣食住行需得加以小心才是。”

    四太太到得这时才如释重负,对李大夫含笑点头,幼芸眼睛亮晶晶的,宣哥儿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幼宛也知道四太太是求子的,她跟宣哥儿不是一母同胞,是抱着嫡系的,若四太太这胎是儿子,那就得挨住了这个弟弟。

    李氏大喜过望,抚掌笑道:“好,好,大喜!过年又逢添丁进口,真是大喜事一桩。”说罢看向四太太,面色极其慈爱,“老四媳妇日后不必来请安了,回头请了太医来看看。若是个嫡子,你也能安稳了。”

    幼宜看向幼安,只见幼安神色如常,作为重生之人当然知道四太太会在这个时候怀上蓉哥儿。幼宜看过原书,知道这医术并非是幼安在闺阁里学,而是入宫之后偶遇了太医院的女医,和那女医投缘,就跟着学起医术来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医术自然不低。

    书中她也并未救蓉哥儿。

    蓉哥儿是死是活对于幼安来说没有太大区别,她也没必要去救蓉哥儿,一个不好担上关系李氏第一个就得收拾。

    幼宜夹了一块去了骨头的鸡慢慢吃着,蘸了蘸水,入口嫩滑鲜辣,咬上一口还有汁水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