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5章 第33章

    裴行昭伸出两根手指, “如何?”

    “还算值得。”沈居墨笑说。

    “余下的事儿就交给你了。”裴行昭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在他对面坐下来,惬意地品尝。

    沈居墨瞧着她, 目光灵动, 神采奕奕的,心绪随之愈发明朗,也倒了一杯酒, 和她碰杯。

    太宗皇陵那边,裴行昭的人手已经过去了, 煞有介事地忙碌着, 运送木料石料机关所用之物进去, 把所谓拆除的废料送出。这样忙活一些时日,人们对那边的关注之心就淡了,她也就可以着手送出那些财物了。

    沈居墨晓得,这件事固然令她心宽几分, 但她由衷舒心的是推翻旧制以及即将着手的修改关乎女子律法之事。充实国库, 到底是近在眼前的, 没有那些监守自盗的财宝, 她和各方封疆大吏也会变着法子生财, 而推翻旧制修改律法, 则是当下与后世长远受益。

    元琦那边,已被请到了一个待客的小花厅, 下人说裴二小姐就快到了。

    元琦坐在太师椅上, 端着一盏茶,恍惚的心神渐渐清明起来。

    有些事,她到今日才意识到:那个人固然适度地帮到了她一些,却无意从根本上改善她的处境, 不曾告诉她能够切实利用起来的消息。

    他的根本目的,只是利用她。

    自被太后召见那次到今日,这么久了,他没有任何消息,必然是在暗中观望着情形,她若能得到太后赏识,他无论如何也会传递消息给她,相反,他就会一直晾着她了吧?

    以后她要怎么办?

    太后根本不需要什么助力,对于谁透露将要发生的事甚至有着逆反、厌烦的心思,那么,她就是多余的存在,做梦都不要幻想往太后跟前凑了。

    他对她的指望落空了,会不会除掉她?

    不,他有那么大的本事么?又或者说,他敢在天子脚下杀人灭口么?

    未必。

    来到京城之后,他只派人传递过一次消息,还是绕了好大的圈子,传话都这样遮遮掩掩的,怎么有胆子有人手杀人?

    ——第一次,元琦对那人的评价变得客观的同时,也变得刻薄。

    而这也让她心宽了几分。

    此刻起,就听从太后的话,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度日,出入宅门多加小心便是了。

    他教她的,她学以致用,他的指望已经不切实际,她便再不会做白日梦。

    话说回来,太后不曾盘问她那人是谁,那人相关的一切,她已经该感恩戴德,再执迷不悟,真就是自己往绝路上走了。

    太后说的才是正理,她就算有那份儿好高骛远的心,也先得把自己的一身烂帐理清楚甩拖出去才有资格。这世间有捷径,但也要看自身的资质。

    她没有走捷径的运气和资质,太后从没将她放在眼里,但值得太后另眼相看的人本就不多,她不必为此自卑沮丧,铭记太后委婉点出的实情就够了。

    心里经了这一番百转千回,元琦的心完全镇定下来,听得裴宜室来了,挂上得体的笑容,站起身来,迎出门去。

    裴宜室是奉母亲之命来这里的。二夫人说你去跟元四小姐小聚半日,在一起说说话,看看什刹海那边的景致,值得来往就常走动,觉得不投缘日后也就罢了。

    裴宜室什么都没问,自己能到什刹海开开眼界,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要应承谁倒是次要的。

    两个女孩子见礼之后,寒暄一阵,随着引路的仆人去了后花园,赏看景致,应仆人之邀去了湖上的画舫,半日下来,倒也很是尽兴。

    作别前,元琦邀请裴宜室到元家再京城的宅子做客,裴宜室说过些日子吧,等我三婶过了百日再说,不然总归不大好。

    元琦想想也是,说倒是我唐突了,那就过两三个月再下帖子给你。

    裴宜室大大方方的应了。

    母亲和芳菲姑姑都跟她说过,寻常迎来送往,兴许多数的人都是自己瞧不上的,但还是要维系着,坐在一起东拉西扯,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听到一两句至理名言,或是谁家什么离奇的事,这也算是长见识开眼界。

    元琦么,她说不上喜欢也不讨厌,对方待她大抵也是如此,无聊时凑在一起,打发时间倒是正好。

    元琦回到家里,先去见元老夫人。

    元老夫人少不得拉着她问东问西。

    元琦就说了观景游湖的事,也说了临别前与裴宜室说的话,末了补充道:“大抵就是为着避忌三夫人刚辞世,裴二小姐才邀我到外面小聚,特地解释这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