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3章 浴火重生

    进屋后,二房和三房互相对视了一眼,二房苏氏咳了咳,故作为难:“行云,方才有位女子要找你,想着你不得空,本想替你打发了,可看她着实可怜的紧,就只好带她过来了。”说着,朝旁边让了让,目光落在身后的女子身上。

    众人一怔,纷纷望过去,见那女子抱着一个婴儿,双眸含泪,噗通跪在地上。

    “陆大人,求你一定要帮帮我啊!”她啜泣着,楚楚可怜。

    见此情形,其他人都不约而同望向陆行云,神色各异,有惊诧的,有看热闹的,大抵都觉得他和那女子有些沾染。

    别人的目光,陆行云自然也察觉到了,便剑眉皱起,目光清冷:“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女子拍了拍婴儿,抹泪道:“大人,我是张靖生的内人啊!”

    “张靖生”陆行云沉吟片刻,神色缓和了些:“我想起了,他今年不是中了进士,即将外放为官吗?”

    三年前,他去城郊的村子办案时,在一户村民家中借宿,主人就是张靖生。虽然他家徒四壁,但为人温厚,勤勉好学,做的一手好文章。见他家中只有一个盲眼的老娘和刚过门的妻子,他心生怜悯,还赠了些银钱。

    提起这个,女子顿时红了眼眶,哽咽道:“都是我夫君命苦啊,这些年,我和婆母日日纺纱耕种,好不容易等到他考上了进士,本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可他写了篇文章,提到国舅受贿卖官的事,就得罪了他。”

    “前几日,官爷说我夫君图谋城西李家小姐,将她jiān污,害得她悬梁自尽。可是我夫君为人正直,断不会做出此等腌臜事来。我去大理寺击鼓鸣冤,却被他们轰出来,婆母也哭得下不来床。”

    “我几经打探,才得知我夫君昨日被他们刺字流放了。我夫君被抓的时候,正好生了重病,他本就体弱,只怕还没几天,就被他们磋磨死了啊!”

    “大人,我夫君幼年丧父,是瞎眼的婆母一手将他拉扯大,我们辛劳这么多年,才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啊!若他死了,我们孤儿寡母该如何活下去,而我这苦命的孩儿,也会受此牵连,没为贱籍,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按照本朝律法,被判处死刑、流放等重罪的犯人,其家眷、子嗣都将没入贱籍,世代不可参加科举。

    声声泣血,在场之人惊愕之后,都生了怜悯之心。

    陆行云拳头一紧,眸中泛过锐色,素来外戚误国,却累的百姓受苦。

    “你放心,我这就派人去刑部,让他们给张靖生翻案。”

    “不行的,我之前我都去刑部求过了,他们怕得罪国舅,都推脱了。如今这满朝官员,除了您还有谁敢帮我啊!”

    女子眼眶一酸,又连连抹泪。

    一旁,书庭望着眼前这一幕,无奈地叹了叹,前两天,这女子找过来的时候,他想着姜知柳生子在即,害怕陆行云又和之前一样,就硬着心肠将她打发了。

    可没想到,她走投无路又找来了,偏生二房、三房没安好心,还带到产房来了。

    微光中,陆行云负手立在那里,目光沉沉浮浮,神情肃穆。

    国舅爷是太子的亲舅舅,虽说陆家在朝中权位不低,比起他还是差些,他纵然派人去拦截张靖生,只怕那些人也不会放人。

    反而会怕惹来麻烦,尽快把张靖生结果了。可若不施救,他只怕这两日就死了。

    为今之计,除了他亲自翻案,就只有他找人向国舅求情这一条路可走。

    “大人,民妇求求你了!”女子把孩子递给丫鬟,重重地磕了个响头。

    剑眉越蹙越紧,陆行云没有动。

    大滴泪水滚滚而落,女子再次磕头,一下两下三下……

    头都磕破了,渗出鲜红的血。

    闭目长长一叹,陆行云弯腰将她扶起来:“罢了,我答应你。”

    女子顿时喜极而泣:“多谢大人!”

    就在此时,內间的门嘎然打开,淡淡的光线中,姜知柳挺着肚子走了出来,她扶着门框,脸颊发白,被汗水湿透的鬓发粘在脸上。

    “你当真要去吗?”她颤着没有血色的唇,眼尾泛红。

    身形骤僵,陆行云回身望去,下颌紧绷:“是。”

    泪水瞬间盈满眼眶,姜知柳的指尖攥得发白,喉咙似被刀划破了,沙哑的不像话。

    “能不能不要去……”

    这是她第一次求他。

    四年了,她竭尽全力做一位贤惠大度的世子妃,包容他、理解他,不敢轻易使小性子。

    可此刻,她也想任性一次。

    “……对不起,我……一定会尽快赶回来……”

    男子薄唇紧抿成直线,走到近前,握住她的手,眸中浮起氤氲的水雾,三分歉疚、三分无奈,以及四分痛色。

    如同悬崖边的巨石,姜知柳倏然坠入万丈冰渊,寒风化作钢刀从她胸口处插入,纵横交错,流出血又结成冰。

    每一处骨髓、每一寸肌肤都痛的发冷、发寒,脸白的像蜡纸,泪水冲破眼眶顺着脸颊下滑,晶莹剔透似雨打梨花,忧伤而破碎。

    她挑了挑唇,抬手抹去颊上的泪,泛红的眼眸水光潋滟,蕴着深深的凉薄与萧索。

    “好,陆行云,你,很好!”

    笑意越绽越盛,眼底却趋于冰冷,她抽出手,缓缓退了两步,尔后身子一转,笑意顿散,脸上笼起寒霜。

    “柳儿……”陆行云下意识伸出手。

    姜知柳头都未偏一下,抬手道:“绿枝,关门!”

    淡漠的声音响起,绿枝立即把门关上,震的陆行云身子一僵,伸出的手无力地垂落。

    望着冷硬的门扉,他眸中一揪,沉沉浮浮变幻了半晌,终究留下一声慨叹,默然去了。

    屋内,姜知柳一直强撑着,此刻像是被抽空了力气,身子骤软,整个人都委顿下去。

    绿枝大惊,忙扶着她到躺下。

    “小姐,你怎么样了?你一定要挺住啊!”她攥着她的手,泪眼婆娑。

    姜知柳擦了擦她的泪,绽出虚弱的笑意:“你放心,我死不了,我的命硬着呢!”她眸光陡锐,拂着腹部双手攥成拳头,彻骨的痛意在胸口凝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宝宝,不要怕,娘亲永远保护你!

    如稳婆所料,姜知柳这一胎生的格外久,直到第二天下午都不曾生出来。老夫人两人都焦急不已,因老侯爷年纪老迈、病虚体弱,老夫人怕他扛不住,让他先回去了,只自己留下来坐镇。

    因翻案耗时太久,陆行云只好摈弃原则,寻了个说得上话的世伯,去国舅府上。可对方却避而不见,无法,他两人只好去找了翟无期,请他引荐了几位与太子交好的权贵。

    这般迂回曲折,先说动太子,再通过太子的关系才见到国舅的面。

    他们离开太子府后,翟无期回到后院,去佛龛前上了三炷香,接着便在蒲团上跪坐诵经。

    “先生,你素来是不尚礼佛的,怎么今日却”

    拨着佛珠的手一顿,翟无期睁眸,望向肃穆的佛像,眼底似溪水清幽:“以前不信,现在信了”语毕,闭上眸子,轻声念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1﹞

    第二天,国舅终于松口放人,陆行云立即马不停蹄往回赶。可那马偏生发了病,躺在原地不肯动,彼时暮色沉沉,星月无光,街上因为宵禁早没了行人。

    他只好提着衣袍,飞快地往回跑,一路疾驰,接连踩在雨后的水洼里,裤腿渐满了泥点子。

    当他气喘吁吁奔回陆府时,守门的丫鬟立即迎上来,满脸喜色:“世子,你可算回来了,世子妃生了,是个小公子!”

    “生了!”

    眸光乍盛,陆行云悬着的心骤然落在实处,下一瞬,神色却黯了几分。

    他还是迟了

    他攥着拳头,举目望向翰海苑,院里的银杏树在黑暗里茕茕孑立,寂静无声。

    深吸了口气,他飞快地跑进翰海苑,推开房门的一刹那,他看到融黄的烛光里,姜知柳坐在床头哄着怀里的婴儿,她低着头,眉梢眼角噙着微笑,虚弱的面容泛着母性的柔光。

    “月儿弯,星儿闪,在梦乡,照心田”

    喉咙滚了滚,陆行云拂着门框,薄唇轻颤:“柳儿我回来了”

    只微微一凝,女子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继续轻拂着婴儿,小声哄着。

    滞了滞,陆行云还想说什么,绿枝皱起黛眉,走了过来:“世子,小公子正在闹觉,你有什么明天再说吧。”

    下颌紧了紧,陆行云眸光暗淡下去,点点头,攥着拳头默然退开。绿枝冷冷一哼,将门轻轻合上。

    陆行云并未离去,走到外间后,在椅子上坐下了,见此情形,书庭无奈地叹了叹,着人端了差点过来,他则退到隔壁守着。

    这一夜,小婴儿闹了四回,每哭闹一回,陆行云立即起身走到门口,烛光把姜知柳的身影映在窗户上,或坐、或立、或行、或唱,他看着她换着花样地哄着婴儿,数次想伸手敲门,却又放下了。

    姜知柳是不会见他的,他知道

    这般折腾了一宿,陆行云几乎没怎么合眼,翌日清晨,书庭见他眼圈乌青,神色疲惫,摇头一叹,将水盆和衣服拿到隔壁,伺候他洗漱了。

    理好仪容,陆行云准备去见姜知柳,却见她正抱着婴儿沉沉睡着,颊上满是疲惫。

    “世子,那现在是去上朝吗?”

    陆行云摇摇头,神色凝重。书庭会意,立即出府去刑部给他告假。

    直到中午,姜知柳才醒来,和绿枝一起给婴儿擦洗。陆行云进屋,几次想插手帮忙,都被绿枝给挡住了。

    “世子,产房是污秽之地,这还没出月子,世子还是少进来的好。”

    呛人的话如刺戳进他胸口,陆行云下颌绷紧若弦,眉眼一低,悄然退到旁边立着。之后,她们忙前忙后,饮水用饭、哄逗婴儿,全都视他如无物。

    过了一阵,老夫人领着人来了。

    看到屋里的情形,她什么都明白了,拍了拍陆行云的手,走到床边慰问姜知柳,除了名贵的补品,另拿了满满一盒纯金翡翠首饰,有她用的,也有婴儿用的。

    姜知柳只看了看,让绿枝收下了。

    见她客气却疏离,老夫人露出无奈之色,语重心长道:“知柳,想当初,老侯爷被贬到南边做七品县官时,行云他爹爹才三岁,我肚里还怀了他二叔。正好那年发大水,老侯爷领着全县百姓治水,整整一个月,他经过陆家十次,却都没回来看过一眼。”

    “我心里不是没委屈过,可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为了陆家能有好日子,我一直告诉自己,忍过去就没事了。你看,我现在还不是夫妻和睦、子孙满堂。”

    说着她握住她的手,慨叹道:“咱们女人呐,既然不能在外面谋生,那就好好在家里替他守好这个家,他好了,家才好,家好,我们才好,你说是不是?”

    这是来敲打她了。

    姜知柳弯唇,笑意清浅,却未及眼底:“祖母说的是,知柳记住了。”

    “恩,这才是陆家的好儿媳。”拍了拍她的手,老夫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泛起慈爱的笑,又看了看陆行云,拄着拐杖缓步离开了。

    须臾,姜知柳感觉腿上一股湿热,摸了摸:“啊呀!尿了,快拿尿布。”

    怔了怔,陆行云连忙把旁边的尿布递过去,姜知柳却看都没看一眼,接过绿枝递过来的尿布,给婴儿换洗。

    薄唇一抿,他伸出的手握成拳头,缓缓垂落。

    片刻后,婴儿又闹觉,姜知柳本想站起来,却觉腰疼,只好扶着腰坐回去。

    “我来吧!”

    陆行云扔下尿布,立即伸手去接,却被绿枝抢先了。抬起的手再度放下,他让到一旁,眸中黯淡无光。

    旁边,丫鬟见姜知柳唇畔干裂,正倒温水给她,陆行云走过接,却把茶杯碰到地上,摔成两半。

    “哇!”

    婴儿本就闹腾,被突然的异响一惊,瞬间大哭起来。姜知柳远山眉紧蹙,朝陆行云冷冷望去:“你就不能消停点吗?杵在那里,当麻杆吗?”

    面上一滞,陆行云浑身僵直,眸中起起伏伏,拳头越攥越紧。半晌,他松开拳头,拖着沉重的步子出去了,背影萧条孤寂如一株斑驳的松。

    之后,陆行云一直告假在家,整整守了她一个月。

    可姜知柳对他淡漠得好似陌生人,直到出月子也只说了三句话,另外两句是“你要是没事,就去办你的案子,少在这碍事!”、“你这是故意的吗?明知道他爱哭,还找事!”

    陆行云心有愧疚,只抿着唇,闷声不语。

    出月后,他不得不继续去刑部办公,但只要忙完了,就立即回府,还经常给她们母子稍些吃的用的。

    可他送来的东西,姜知柳却视而不见,从不曾用过一样。

    至于那支作为信物的手镯和生辰送她的红玛瑙簪子,陆行云再也不曾见到,不仅如此,就连旁的首饰也很少见她佩戴,每日只用最简洁的发钗簪着,不施粉黛,衣服从素雅变成了明丽的色调。

    他时常能看到她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们的孩子,逗弄他时,更笑的比天边的晚霞还绚烂,可只要一看到他,她眼底的笑意就收了。

    每每看到这个,陆行云眸中就似被针刺了,胸口也像压了块石头,沉闷压抑。

    他想说点什么,话到口边,却不知说什么。

    最令他难受的,他抱那孩子的次数用十根手指都数得清。

    终于,挨到孩子百日了。按照本朝习俗,这天应由孩子的长辈或父亲取名字。所以他早早翻阅古籍,拟了满满一页名字,一大早就拿来翰海苑,正要开口时,见姜知柳搂着孩子,满眼温柔:“烨儿乖,娘亲给你唱歌好不好,你最喜欢娘亲唱歌啦,是不是?”

    “烨儿”

    拿着扉页的手一紧,收到袖中,陆行云目中泛起复杂之色,有黯然,也有痛色。

    姜知柳没有看他,只轻轻哼着歌儿。

    绿枝冷然一笑,昂起下巴:“不错,我家小姐已经给小少爷取了名字,叫做烨儿。怎么,看世子的表情不喜欢吗?”

    “不,我很喜欢,很喜欢”

    陆行云扯了扯唇,绽出温和的笑意,眼底的黯然却藏也藏不住。

    “喜欢就好,烨哥儿正在闹觉,世子还是出去吧,免得又打翻个瓶瓶罐罐,吵着他了。”

    讥讽的话语,令他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攥着拳头,悄无声息地去了。

    从始至终,姜知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是夜。

    姜知柳把烨儿哄睡后,绿枝问:“小姐,都百天了,你打算怎么办?”

    拂着婴儿脸庞的手一滞,女子眸中笼起淡淡的烟云,清冷凉薄。

    “怎么办除了离开,我能怎么办”

    她一次次退让,一次次为陆行云找理由开脱,就连他让她独自为父奔丧,她心里虽怨,却也觉得他逼不得已。

    因为站在他的立场,他确实没有什么错。

    可夫妻之间,哪里是用对错来衡量的。

    四年了,她累了,真的累了。

    “可小公子呢?陆家是不会让我们带他走的。”

    “我知道,所以”姜知柳双眸一锐,凑到绿枝耳畔,低声说了几句,绿枝听后眸光一亮,连连点头。

    在声声蝉鸣中,夏季疏忽而逝去,天气转凉,金灿灿的菊花开了满院。

    原本这院里种的是红玫瑰,可陆行云怕秋季萧条,特意着人搬了菊花到翰海苑里。

    这日,姜知柳正在逗烨儿玩儿,绿枝走过来:“小姐,方才书庭跟我说,世子被陛下派去漠北,查一起贪墨案,说是明天就要出发了,这会儿正在书房收拾东西。”

    摇着拨浪鼓的手一顿,姜知柳点点头:“知道了。”

    傍晚时分,烨儿吃完奶早早睡下了,陆行云过来的时候,姜知柳正在给他捏被角。望着她温柔的目光,陆行云踟蹰片刻,终于走到近前。

    “柳儿,我明天就要走了,陛下”

    “我知道。”姜知柳没有抬头。

    眸中掠过一丝痛色,陆行云咬着唇,缓缓伸手,就在即将碰到女子的手时,对方转过身,淡然望着他。

    “天色不早了,用膳吧。”

    六个月了,这还是她第一次“和颜悦色”地同他说话,而且是喊他一起用膳。眸光乍亮,陆行云笑得如云开雾散。

    “好,好!”

    因为太过高兴,连路都没看,还被门槛绊了一跤,不过他丝毫没有难为情,反而走到外边,将椅子早早抽出来,等她坐下了,才跟着坐下。

    片刻后,丫鬟提着食盒,端了一桌佳肴上来,丰盛可口,有一半甜口的。

    姜知柳先后给他盛了一盅菊花雪梨冰糖饮和两块菊花糕。

    “我见院里的菊花开得正好,就做了这两样,若不嫌弃,就尝尝吧。”

    眼眶一热,陆行云高兴地眼角都湿了,连忙端起来:“怎么会?你给我做的,我高兴还来不及。”说着,低头尝了尝甜汤又尝了尝菊花糕。

    一如既往,她这两道饭食做的依旧不如人意,菊花饮太过甜腻,菊花糕又带了古涩味,可陆行云却丝毫不觉得难吃,很快就消灭了大半。

    若是以前,姜知柳必定欢喜雀跃,可此刻她只静静注视着他,平静得好似一汪湖水,没有半点涟漪。

    发觉她的目光,陆行云一怔,口中的食物忽然褪了色,他放下筷子,复杂道:“你怎么不吃?”

    “我不饿。”

    “奥。”

    低眉,眼底的黯然一闪而过,陆行云又拿起筷子,勉强用了些。片刻后,丫鬟收了碗筷,姜知柳起身走到内室,在摇篮边轻轻拂着婴儿白嫩的脸颊。

    在她身后矗立了片刻,陆行云再度抬起手,刚触到她的衣袖,听她淡淡道。

    “我困了,你走吧。”

    “嗯。”

    手蜷成拳头,缓缓跌落,陆行云转身往外走,临到门口时,他回身望去,见姜知柳走到梳妆台前,正在拔头上的发簪。

    可发簪似乎被头发挂住了,一时没撤下,他立即走过去,正要帮忙,姜知柳却猛地扯下了,上面还挂了一缕头发。

    眸中猛然一刺,陆行云握住她的手,拔下发簪攥在掌心。

    “你就这么恨我吗?”他盯着她的眼睛,眼眶渐渐红了。

    挑了挑唇,姜知柳笑的云淡风轻:“世子说笑了,你所作所为皆是道义,我怎么会恨你?”

    “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