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章 谁是冤枉,谁是无辜!

      钱师爷走后,钱之楠在院落中坐了多久,没人知道。

  江嘉豫早晨起来的时候,李氏拿了一封信笺给她,说是在早晨在门缝里发现的,信封上面写着大大的一个江字。

  该来的总会来。

  江嘉豫是吃过早饭之后,找了个清爽的地方慢慢拆信。

  “去公堂,钱师爷此前曾收受杨家贿赂,且钱阿大受钱师爷指派,故意为难于江家。”

  寥寥数语,没头没尾。

  江嘉豫皱着眉头,她想起了不久前梁有才的揣测,钱师爷想要江家背锅?

  不,背锅不需要花这么多力气。

  江嘉豫也想到让别人代替自己上公堂阐述。

  但左思右想之后,江嘉豫方才发现,李氏脑子一根筋,无法随机应变。梁有才已经在公堂上出现过了,还是以于清师爷的名义。

  至于六子、于捕头,他们常年在镇子上,县衙的衙役熟识。

  唯独自己,身为江仲之子,师出有名。

  将自己的打算说与李氏和梁有才。

  梁有才老神在在,丝毫没有半分担心。只是撂下一句,“去吧!我回村里等你。”就独自走了。

  李氏有些担心,看着梁有才走开,李氏还想挽留。

  却被江嘉豫拽住,“娘,莫要担心,你去于叔叔家里。等我随舅舅将父亲带回,咱们再一同庆祝。”

  李氏想了想,“不如我去!”

  江嘉豫道,“娘,我要读书,将来还要出人头地,总要露面于人前。你莫要担心我,这一次不过是随舅舅一同积攒一些上堂经验。”

  李氏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为了防止李氏担忧,江嘉豫阻止了李氏继续去花间楼听案,而是亲自将李氏送去了于捕头的宅子里。

  于捕头还未出门,正在家里与夫人交代家事。

  看见母子二人,连忙迎进门。

  于夫人一脸关心,“正说今日去客栈陪着你们,你们就来了。”

  李氏温和的笑了笑,上前一步,与于夫人说起了小话。

  江嘉豫落后一步,抬头仰望于捕头的眼睛道,“我今日要随舅舅一同上堂,我有证据为父亲翻案。”

  于捕头常听江仲说起自家儿子如何聪明!但此时此刻,对一个幼龄小童,他还是很不放心。

  “上堂是需要打板子的!”

  于捕头故意吓唬道。

  江嘉豫转身,不再看于捕头,毕竟仰着脑袋,脖子怪累的。

  她只是边走边说道,“前朝初期,律法要求凡是主告者,皆鞭刑二十。此是为了防止百姓恶意滋事。而后,各地百姓受大户压迫,屡屡无声张之门,造成前朝覆灭。因此,当今疏通言路,无论是民告民还是民告官,无理取闹者在上堂之后需缴纳诉税,诉税案例需交由大理寺审核,以防州县频生冤假错案;但若有理,无论是民间击鼓告发,亦或公堂反告,皆无需受任何刑罚。”

  这番话是在骆家的时候,在骆季礼的书房看了一个时辰的律法搞清楚的。

  于捕头跟在江嘉豫的身后,只有默默地听的份儿。

  不知不觉中,两人就走到了县衙的公堂。

  储县令心情十分美妙,虽然连连审案,但小娇妻十分体恤,夜里对他百般娇缠,让他十分得意。

  “上堂吧!”

  钱师爷看着江嘉豫随李锦轩一齐进来,皱了皱眉头。

  李锦轩花了一夜的功夫理清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