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章锦鲤执行者vs总是饿喂不饱的野雇佣兵(13)

    从火车站出来,周为民找了一家小饭馆,用普通话问道:“有没有米饭?”

    饭店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憨厚的用方言说道:“米饭?没有米饭,只有馍馍。”

    周为民皱着眉头疑惑的看着他,“有啥?”

    “有馍馍。”

    这下周为民听懂了,“行,那就来两斤馍馍,再来几个家常菜就成,你看着弄。”

    “要啥馍馍?”

    “啥意思?”

    “有白面馍馍,玉米面馍馍,还有高粱面馍馍,我们一般叫白馍,黄馍,还有黑馍,白馍最好吃,一毛钱一斤,黄馍五分钱一斤,黑馍三分钱一斤。”

    “你说啥,算了算了,来两斤白面馍馍。”

    经过艰难的沟通,几人找个张桌子坐下,徐福贵好奇的看了一眼面馆老板,小声问道:“主任,刚才他说的是啥话?”

    “估计是桐城话吧,我也听不太懂,往北方走就好了,首都的人说话和普通话差不多。”

    “桐城不吃大米?”田柱同样感到好奇。

    “大米应该有,不过很少,大部分人都吃馍馍,还有面食,你们应该吃得惯吧。”

    “吃得惯,吃得惯。”

    四人回道,内心有一些期待,不知道北方人的饮食是咋样的。

    不一会儿,面馆老板端来一打完白白胖胖的白面馍馍,徐福贵吃了一口,皱眉,“和馒头味道差不多嘛,好像还没有馒头好吃。”

    其他人也点点头,周为民没好气道:“有的吃就不错了,要不给伱们尝尝黑馍馍?”

    徐福贵没再说话,一口馍馍,一口菜,心中却感觉相当怪异。

    毕竟馍馍不是米饭,总感觉哪里出了点儿问题,但他又说不上来。

    吃完饭,周为民让他们自己去逛,记着时间回来赶火车就行。

    尽管外面烈日炎炎,但阻挡不了四个年轻人好奇的心,结伴走出饭店,四处打量。

    “你们发现没有,这里都没几个男人,大多都是女人家。”田柱小声说道。m.

    段兴国点头,“就是,而且店铺也没多少,这些煤渣子到处都是,真浪费,这里的煤是不是不要钱?”

    孙知文猜测道:“刚才那人不是说了吗,男人应该都在城外的矿洞里挖煤,城里应该是他们的家属。”

    四人逛着,发现这里的煤炭确实便宜的很,几乎不花钱就能买一大堆。

    要是不讲究,城外的煤矿附近有许多不要的煤块,这些煤块捡回家同样能使用。

    但除了煤矿便宜以外,徐福贵发现这座城市好像并没有那么好,留给他的印象只有噪音和漆黑。

    这里赚钱可能是一个好地方,但却不适合居住,待久了让人心烦意乱。

    天气确实炎热,几人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匆匆回到火车站,坐在木椅上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