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五)十四经脉的走向及主要临床功效

    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四经。十四经根据内为阴、外为阳,腹为阴、背为阳的原则分为阴经和阳经。

    根据经脉循行方向,十二经的走向为:手三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从胸走手;手三阳(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从手走头;足三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从头走足;足三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从足走腹(胸)。在四肢末端相连接的是不同属性的表里经,即手为手三阴和手三阳经的交接处,足为足三阳和足三阴经的交接处。而在头面、胸腹部位相联接的是相同属性的经脉,即头面为手三阳和足三阳经的交接处,胸腹为足三阴和手三阴经的交接处。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见图1-2-3。

    图1-2-3手太阴肺经

    (1)循行:自上胸外侧(中府)横出腋下,沿着上肢内侧前缘,经过肘窝、寸口、鱼际到拇指桡侧端(少商)。

    (2)主治证候:咳嗽、喘息、气逆、胸闷胀满、发热、恶寒、出汗、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厥冷。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见图1-2-4。

    图1-2-4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沿食指桡侧缘向上,经上肢外侧前缘到肩锁关节上方,经过大椎,折回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到面颊,进入下齿中,经口角和口唇到对侧鼻翼旁(迎香)。

    (2)主治证候:下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口干、上肢外侧前缘及肩痛或运动障碍等。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见图1-2-5。

    (1)循行:自眼眶下(承泣)进入上齿,绕过口角,过承浆,然后分布于下颌、耳前、前额等处。并从颊部向下,沿咽喉到锁骨上窝,经**,沿腹中线旁2寸下行到腹股沟,再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行,经足背到达第二趾外侧端(厉兑)。

    (2)主治证候:高热、惊悸、口眼㖞斜、胸腹胀痛、腹水及腹股沟、小腿前面、足背、足趾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见图1-2-6。

    图1-2-5足阳明胃经

    图1-2-6足太阴脾经

    (1)循行:起于趾内侧端(隐白),沿足背内侧,经内踝前面,沿胫骨后缘上行,经膝,沿股内侧前缘向上,进入胸腹部(大包)。

    (2)主治证候:心烦、食欲缺乏、腹胀、呕吐、便溏、黄疸及下肢内侧肿痛或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见图1-2-7。

    图1-2-7手少阴心经

    (1)循行:自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经第四、五掌骨间,到小指桡侧端(少冲)。

    (2)主治证候:心前区及胸痛、咽干、口渴、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厥冷或发热等。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见图1-2-8。

    (1)循行: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沿上肢外侧后缘,经肩关节后方,到大椎,折入锁骨上窝,沿颈侧部上行,过下颌角,分布于颊部、颧部、眼外眦,到耳前(听宫)。

    (2)主治证候:咽痛、颊肿、听力减退、上臂疼痛及上肢外侧后缘疼痛等。

    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见图1-2-9。

    图1-2-8手太阳小肠经

    图1-2-9足太阳膀胱经

    (1)循行:起于眼内角(睛明),至上颊,到达脑以后,一支沿背中线旁1.5寸,由项下行到腰部,经股到腘窝;另一支沿背中线旁3寸,由项穿过肩胛部,一直下行到臀部,经髋关节,下到腘窝,与前一支会合后,继续下行,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方,沿足背外侧,到达小趾外侧端(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