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钩子”是谁?

    站在路边玩的黄大仙王留会,看到行听和一大帮骑着高头大马当兵的一起回家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浑身冷嗖嗖的,他小跑回了自家的小屋。

    自从前两天冬青带领自卫队员们,打刘黑七土匪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后。黄大仙王留会就一直感觉惶惶不安的,并且越来越感到有一股巨大的煞气笼罩着自己。

    去年的时候偷生丝被抓到,虽然行兰行亮看在都姓王本家族的份上放过了他。但是坏蛋就是如同从里面坏掉的鸡蛋。

    再怎么洗也不可能再用于食用,被放回家后,他不但不感恩行兰家兄弟对他的宽容,还从心里生气到嘴的肥肉就这么没了。

    这么多年了,眼看着本家的堂哥老留信家的家业越来越大,他的眼红病也随之加剧。

    老是想着自己很聪明,也不愁着下力气,可无论再怎么努力却始终没干出个模样来。

    虽然小打小闹偷偷摸摸的偷了不少东西,可都是些不值钱的农具啥的,就是卖钱也卖不上什么价。瞅着里间里藏着的许多赃物,他心里想:这些破铜烂铁的农具家伙什还不如偶尔偷到一只鸡,或者一条狗呢。

    偷到鸡狗,自己偷偷鼓捣一下,煮熟了还可以狠狠的吃上几天,拉拉嘴馋。

    所以类似这样的坏蛋都是不可救药的。从心里烂透的东西没法改良。

    至于说感化,那更是笑话!

    黄大仙家好几代人都是油贩子,到了他这一代还是继续。

    当油贩子如果踏踏实实的干,养家糊口根本就没有问题,更何况他家也没多少人口。

    油贩子这一行也有很多内部的道道,其实和当今市场上差不多,如果想从农贸市场上买到纯正的油,不管价格多贵的,最多只能算是你花上了纯正油的钱,想买到纯正的油,没门!

    那个时期没有地沟油可以掺,但是不代表油贩子没办法。

    老百姓常用的油有: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还有菜籽油。

    其中花生油是最好的,价格也最高,其他几种油的价格仅有花生油的一半。

    土法榨的花生油颜色是深黄色的,而其他几种油中棉籽油的颜色比花生油的颜色还要深,大豆油和菜籽油的颜色较浅。所以油贩子就买来棉籽油,再按照平时总结出来的比例掺大豆油或者菜籽油。这样掺出来后,单独从颜色上看和花生油基本上差不多,但是价格却便宜了一半。

    别看油贩子挑着油篓除了赶集,就是走街串户的收油卖油,其实不少赚。

    偷生丝被抓放回来后,他一点都没去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相反,内心还生出一股变态的戾气。这股戾气逐渐演变成了仇恨,他仇视本村的人,特别是老留信一家。

    黄大仙有一个远方的亲戚,是跟着刘黑七当土匪的,负责寻找可以抢劫的村庄,在一次赶集时,两个人遇到了,于是这个土匪暗探就请了黄大仙去小酒馆喝酒,以期望从他嘴里知道点什么。

    因为土匪一直都对井底村的老留信家等几家大户人家垂涎欲滴,知道那个村虽然封闭,但是很富有钱有物。

    可是也知道越是有钱的村庄越是不好抢,因为有钱就可以置办武器弹药,特别是听到井底村近一年来又成立了护村的自卫队。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几杯酒下肚后,不等土匪暗探暗示,黄大仙却主动拿话给他听,说什么自卫队就是老留信家儿媳妇捣鼓的,娘们家家的还能捣鼓出什么好活来。

    土匪暗探一听大喜,就一个劲的再继续详细打听,黄大仙本来就对自己村里的人怀满仇视,也就咬着牙一五一十的和小土匪说了。

    包括自卫队大约多少人,多少条枪等等。以及村里有几家大户,值钱的东西都藏在哪里。

    后来约定,选个农忙的时候自卫队员也要种地,趁机让刘黑七发匪众过来抢井底村。并且还说好,抢到东西后,要奖励他最少20个银元。

    为了落实情报的准确性,土匪暗探当天就跟着黄大仙来到了井底村,两个人装着在村里闲逛,把整个井底村到处摸了一个遍。

    今年前期特别干旱,老百姓一直等着下场雨好播种,以至于后来神汉巫婆都出动了,声势浩大的祭天求雨。

    不知道是不是求雨起到了作用还是因为什么,在土匪来的前一天老天爷终于忍不住,下了一场透地的及时雨。

    看着这场雨,黄大仙心里有了主意,作为农民他自然知道,这场雨过后就是老百姓抢时间播种最忙的时候了。

    第二天他就找到土匪暗探,说明天去抢井底村是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