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五章 食堂七蛟龙

    入秋后,四九城里秋老虎肆虐,势头越来越强。

    晌午时分,毒辣的日头的悬在天空正当中,阳光虽不怎么刺眼,但却晒得空气中暑气蒸腾。虽然外面明晃晃亮堂堂,但因为北剧场是全封闭状态,所以除了换气窗投射下来的阳光之外,整个剧院里暗沉沉的,全靠那两盏还在供电的顶灯才能看清楚。

    刘晔把名单甩出去后,就一头埋进了搭好的饭馆布景里,来来回回地打量着,最后在后厨的地方对着那些道具锅碗瓢盆自言自语,说是要提前熟悉环境、好在正式开拍的时候入戏。

    看这状态,自从社长决定复出以后,那根弦儿就从来没松懈过,想想也是鸭梨山大啊。

    李穆很清楚他的情况,所以就没怎么干扰他,此时正坐在饭馆的一张桌子前,拿着名单琢磨《深夜食堂》的演员人选。

    为了打造出一部符合国情的《深夜食堂》,实现垄断这个IP的最终目的,李穆在创作之初就把日、韩、国三版《食堂》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原作漫画的设定自然不用说,有些棒国和种花家原创的人物也可以保留,除此之外,他还借用了几个其他剧目的段子,以求拍出来后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过被喷的太狠的,哪怕想法新颖,也不能留下。尤其是种花版的深夜食堂,自打上线以来,除了黄小厨贴合原版的造型以外,没有一点是不被喷的。广大看客们表示,翻拍只是模仿了形,却没有学到原作核心思想的的精髓;导演却说,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希望在向原版致敬的同时,展现出我国特有的人文情怀。

    穆爷对此表示呵呵。情怀泥煤!大晚上不睡觉,通宵唠嗑吃泡面,手抓饼冒充煎饼果子,这就是你们家的国情和情怀?拜托,不要把湾省那套拿到内地来,不好使啊!

    按照最终设定的剧本大纲,这部算是不折不扣的情景剧,主要角色有七个:老板、阿龙、小寿寿、忠叔、舞娘、三姐妹。

    这七个角色的重要性并没有体现在戏份多少,而是在于他们是跟随《食堂》从第一集走到最后一季,甚至跑完了SP电影版,可以说是全程陪跑,贯穿了整部剧情。

    前两个不必说,是全三季《食堂》的两大男主角。

    话虽如此,但论戏份来说,刘晔饰演的老板,很多时候还比不上那些身为单集主角的食客们;阿龙的戏份虽然不算多,但原作里好歹也有两集独立戏份,比起其他常驻食客和老板都不遑多让,绝对算得上是男二号的标准。

    这也是李穆当初找黄勃来演的原因之一,论演技,整个剧组除了那些可能会被拉来客串的老前辈们,也就是勃哥能跟社长这个金马影帝飙飙戏了。

    小寿寿是《食堂》里的另类,原作里经营着一家同性酒吧,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资深异装癖,还有点暗恋冷酷帅气的阿龙。不过考虑到目前兔子们的审美,以及国内对于耽美的接受程度,李穆果断发动魔改技能,保留下娘娘腔的因素,却模糊化了取向问题,并把这个角色的职业从酒吧老板改成了发廊老板,而且肯定不能用小寿寿这个指向太强烈的名字。

    至于改成什么?废话,发廊啊亲,当然是托尼老师啊!

    这个角色的演员,李穆当初没有特别指定,直到刘晔表示“二十奔三的娘娘腔哪儿找去”之后,他才想起一个合适的人选。

    王铠,03级表演本科班,你们的低音炮、靖王殿下。如果李穆印象没错的话,凯凯王目前还没入行,那部《寒秋》应该是今年底才立项开拍,而他又有着《丑女无敌》这个黑历…呸,是光荣履历,所以把托尼老师交给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忠叔则是真正的常规食客,几乎每集都能看到他,坐在角落里默默无闻吃饭、偶尔吐槽两句,这个角色是舞娘店里的常客,在附近住了五十多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活字典。

    而在偌大的四九城里,这种世代而居的老人家也有很多,你早上走在胡同里就能发现几个了遛鸟的老大爷;所以在演员的选择上,李穆也想不出什么具体要求不过社长名单上的名字,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运气,居然把王德舜给请来了!

    不认识?活雕塑和造型哑剧的创始人,79岁还能亮出一身腱子肉的在京都时装周上走秀,“老鲜肉”、“最帅大爷”、“时尚达人”,这位老大爷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没有人能否认,他就是个活着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