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4章 超快的潜艇制造速度

    天网智能科技机械厂,地下实验室,庞大的机器人1号流水线不停的生产着类似于蜘蛛一样的工程机器人。

    之前生产的一万台机器人全都改装完毕,根据天网的建议全部更换了石墨烯计算机处理器,3代智能芯片得到更大的运行速度,智能程度更高,如今只要天网给出相应的建筑图纸,设备图纸以及相应的材料,工程机器人的施工速度能够增加%,施工的质量提高了8%。

    如今的半导体电子元件,也就是碳硅纳米管的加工极限已经停留在10纳米左右,小于10纳米之后晶体管的集成化稳定性能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出现残次品,这是受限制于现代的工业水平。

    总所周知,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进行排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

    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即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的20万分之一的厚度,1毫米厚的石墨中将将近有150万层左右的石墨烯。

    石墨烯是已知的最薄的一种材料,并且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导电性和强度等优点,尤其是它的超高迁移率以及超薄的二维结构尺度的特性,让石墨烯成为热门的第四代半导体晶体管的材料。

    在2008年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的安德烈·k·海姆教授和科斯佳·诺沃谢洛夫研究员利用石墨烯开发出的世界最小晶体管,仅1个原子厚10个原子宽,他们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提名。

    石墨烯晶体管的出现,代表着半导体的新一代革命,称之为第四代半导体。它能够使电子产品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更加的微型化,智能化。

    最最重要的一点,石墨烯晶体管有足够好的热导率,迁移率以及一个合适的能隙宽度,这些特性决定了该器件的频率和开关电流比。拥有了石墨烯晶体管,陈亮甚至能够制作出1-10纳米大小的纳米机器人。

    在生产出足够多的工程机器人,陈亮优先想起了自己的潜艇基地计划,有用了自己的潜艇基地,就拥有了自己的合法武装,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再也不用在国家联盟之间低头,甚至可以取而代之,更能够站在世界的顶点俯视他们。

    在生产了足足一万台机器人之后,陈亮立即开始了潜艇基地计划。天网已经通过模拟工程机器人的性能,在有隐身涂料的作用下,只要沿着海平面的高度,可以直接飞到倭国的别府湾的东条工场,在那里已经有自己的代理机器人接手,自己完全可以远程控制。

    而且如今倭**部一直掌握在陈亮的手中,即使被倭国的雷达发现了也能够控制在自己手上。在计划终开始之前,陈亮就从没有打算把倭国的军队拱手让给别人,甚至华夏也不行。只有掌握了军部,就能够保障自己的潜艇基地顺利进行。

    如今,机械厂的机器人流水线仍然在不停的生产着工程机器人,随着大量的原料注入,工程机器人已经扩展到4个储备房间。

    有了这些工程机器人,陈亮的办公大楼,那一万亩地的机器人基地中心,扩建的机器人生产线,以及南极万尺冰川地下的基地计划都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