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五章 不一样的选官之策

    随即韩林儿回应道:“此事容朕与你等商议商议,这选官之事乃大事,朕还是有些不太清楚。”

    此时刘六就显得不耐烦了,韩林儿也看出了刘六的态度,从他到最后一刻才提出这件事来,就足以证明他是想要找麻烦的。

    但是对于韩林儿来说已经不足为奇了,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刘六的种突如其来之事了,只是韩林儿是给了刘福通面子才对刘六得以尊重的,要是搁在一般人韩林儿早就将其剔除在外了。

    此时杜遵道也是看出了韩林儿一时半会也是拿不定主意的,随即应声道:“官家,以微臣看来,我等可以现在制定一制度,以便于今后官员的安排之事。”

    “不知杜爱卿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官家,微臣觉得我等可以继续延用科举制度。”

    而对于二十一世纪的高考也是一样,只要你考上了也就相当于进士的地位了。

    此时韩林儿道:“说说你采用科举制度的原因何在。”

    此时韩林儿也是正好在想着,“科举制度不就是我当年高考是一个样子吗,众人过独木桥,有的人过不去,有的人过去了吗,只是对我等年考的时候还是幸运的,偏偏就我过去了。”此时韩林儿还不禁笑了。

    “官家,此科举制是历朝历代一来选官的重要制度之一,科举制以考生的学术与见论为依据,考察学生的治国之道,只是与我等治国安邦之策极为相符的,在这纵观前朝大宋,以科举制为国家选举了多少人才,制定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大事,这也是我等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听着杜遵道如此夸赞这科举制的,韩林儿是真想补上一句,你可知这科举制度也是有缺点的。

    此时韩林儿心想,“你怎么不说,那大宋时期,就是因为科举制选出了那么多的能臣异士,结果呢,一个个的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在政坛上相互算计,相互利用,只想将自己的权利推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界才肯罢休,结果弄的是整个大宋朝吧那些的文官一个个的都宠上天了,但是又不为国家做些实事。”

    韩林儿想到这些的时候不由得为之惋惜的轻声叹气着。

    只是此时杜遵道还在继续吹捧着科举制的独到好处,“如若我等将科举制用于选官之中这也是大大的提高了百姓十足的学习的愿望,只要学习就可以有个一官半职的,还可以扬名立万,这不是件美事。”

    “杜爱卿所讲真其实都知道,只是不知道杜爱卿可知这科举制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不知杜爱卿可曾想到过。”韩林儿的疑惑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