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一章 赈灾粮运到

    “皇上息怒……”李公公见皇上发火,连忙上前劝道,“不然,再找找,东城就那么点大,多写时日总能找到的。”

    “你也说了东城就那么点大,若是吴之洞稍微上点心会找不到一个大活人?”皇上想起上次小混混那件事情,脸色微沉,“以朕看,这个吴之洞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找。”

    李公公低着头不吭声,皇上见状心里越发生气,冷哼一声直接将桌角的画轴全部推到了地上,“李公公,朕命你明日便革了吴之洞的职,先关押到大理寺,等候发落。”

    “是。”李公公 不但没有为吴之洞说一句好话,甚至还觉得皇上罚的轻了。想起今日去吴府的场景,李公公恨不得再添油加醋一番。

    不过,他深知皇上不喜欢嚼人舌根子,张张嘴又咽了回去。应下之后见天色不早了,拿过旁边的托盘走上前,“皇上,你已经有几日没有去后宫了,娘娘们可都有怨言了。”

    皇上看了一眼托盘里的牌子,伸手拿起郑贵妃的牌子,突然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了那天晚上他与那位女子的事情,他们本来是陌生人,但是却熟悉的像是认识许久一般……

    她与他认识的女子都不一样,大气,无拘无束,自在,自在的让人羡慕。生在帝王家,自在这个词几乎从一开始就与他无缘,所以当他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看到他最向往的表情时,他十分的珍惜也十分想将它留在自己身边。

    郑贵妃与他青梅竹马,郑贵妃小时候也和那个女子一般天真烂漫,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变成了后宫里无数妃子一模一样的表情,因为争宠不择手段,因为自己的目的可以费尽心机,他每日在朝堂上就已经很累了,晚上去了后宫只希望简简单单说些轻松的话题,而不是一个处处小心谨慎的妃子……

    李公公见皇上拿着牌子许久不吭声,以为他是在犹豫,伸手又把托盘往前推了推,“皇上是想重新换一个人?”

    “不必,最近天气太过炎热,朕想一个人清净清净。”随手将牌子放到托盘里,起身来到窗边,“李公公,你跟了朕多久了?”

    李公公不清楚皇上为什么突然这么问,低头沉思片刻,笑道,“时间过的可真快,不知不觉都许久了。皇上依旧器宇轩昂,正值当年,奴才却老了。”

    “你是父皇身边的老人,朕登基之后便跟着朕,算起来,你在宫里也有些年头了。”皇上想起小时候,李公公那个时候还是父皇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李公公所说,他都老了,父皇也去世了。他也不是当年的他了。

    物是人非,他又为何要求所有人的都不曾改变……

    宫殿外,一直伺候的太监此时瞧瞧退了出去,离开御书房之后直接去了坤宁宫,郑贵妃正在院子里纳凉,见太监急匆匆的进来,不悦的抬起头。郑贵妃身边的宫女见状,连忙走上前。

    “没规矩的东西,什么事情需要这般毛毛躁躁,当心娘娘赏你板子。”

    “贵妃娘娘,奴才……奴才有事禀告娘娘,”郑贵妃仔细看了她几眼,没有什么印象,宫女见状,上前提醒,“娘娘,这是皇上身边的小六子。”也是他们安插在皇上身边的眼线。

    宫女提醒之后,郑贵妃想起来了,“原来是你啊。这般急匆匆的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小六子俯身行礼,然后将刚才御书房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说完,有些担忧的看了她一眼,“娘娘,皇上最近忧心江南之事,您是知道的。所以……”

    “够了。”郑贵妃一脸不悦,什么江南之事,在她看来,皇上就是在故意躲着他。“小六子,你现在就回去,之后将你听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本贵妃。知道吗?”

    “是。”小六子匆匆忙忙的来,匆匆忙忙的离开。坤宁宫再次冷静下来,郑贵妃躺在躺椅上,脸色十分不好看。宫女见状上前劝导,“娘娘息怒,皇上虽然没有翻您的牌子,不是也没有翻别的娘娘的?再说,皇上一拿就拿娘娘的,这说明皇上心里还是惦记娘娘您的。”

    “是吗?”郑贵妃闻言,心里舒服了一些,“你真的觉得皇上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