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0章 双王内斗

    翌日。

    李长生上书唐王,奏折呈递天听。

    唐王李牧尘见此奏折之后,顿时龙颜大怒,奏折之事,将青儿所述之缘故。一一陈述说来,李长生不曾润色任何言语,皆乃实言。

    身为帝王,骂人似乎有损王者风范,然而,唐王还是破口大骂:“这群混蛋,拿着朝廷的俸禄。管辖之地发生此等灭门惨案,竟是不予理会,可恶至极,可恶至极!!”

    李牧尘将手中的奏折怒地摔到了台下。

    “宋汝冰!!”

    “臣在。”

    宋汝冰极少见到皇上动此大怒,也是不敢迟疑,连忙应答。

    “将此奏折的内容大声的念出来,让诸位大人听一听。这令人发指的事情。”唐王大声怒道。

    宋汝冰上前,将奏折捡起来,并大声地念了出来。

    “儿臣悉闻吴中之地,于月前,血案声起,商贾府中,百余条性命惨死其中。……”

    ……

    待宋汝冰念完,众臣闻讯,无不神情大变,奏折之中,字字皆是诛心之言,令闻者听言,发指憎恶。不仅如此。李长生在陈述了整起事件之后,便阐述了其中利害。

    长平王之所言,可谓是一语中的,深得众人的赞同。

    “列位臣工,想不到大唐境内,竟是发生此等答案?杀手入府灭门,官府拒而不究。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唐王问道。

    “陛下,依臣之谏,此时尚待考证,不可凭长平王一己之言,就此断定吴中发生如此惊天血案。”

    说话之人,名叫付德语,他乃刑部左侍郎。亦是许王李素节的门人,由许王一手提拔上来。

    当年,吴中发生旱灾,参与吞并赈灾银两一事,他也是主谋之一。

    如今,吴中之地,凭空冒出了一件惊天血案,若是唐王派人追查的话,保不准会牵扯出当年赈灾一事。

    贪污银两,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一旦东窗事发,对于许王而言,可是致命的打击。

    果然,付德语说完之后。许王站了出来,说道:“陛下,付大人说的不错,此事有待考证,怎可轻信奏折之言呢?”

    “许王这话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说长平王有意栽赃?”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豫王闻吴中出了此等大事。他心中大喜,正是找不到借口挫败李素节,恰好借此时机,翻出当年旧案,彻底的摧毁他。

    令豫王没有想到的是,李长生竟是这种时候送给自己一个好机会,他正愁宁国侯‘圈地’一案该如何才好呢?

    眼下。发生此等大事,只怕许王再无暇他顾。

    “栽赃与否,陛下自有圣断,倒不似某些人,还指不定是谁指使的呢?”李素节话中有话,在他看来,自己刚解决了吴中的漏网之鱼。便突然冒出了吴中灭门惨案。

    如此之事,很让人产生联想。李长生所上奏之事,很有可能是豫王故意为之。

    豫王倒也是懒得回答,说道:“既然是栽赃,许王又何须紧张呢?若是没记错的话,那吴中的官员可都是许王门下之人,莫不是许王受了他们的贿赂,想要为他们开脱?”

    “你……你胡说什么?”

    “难道不是吗?本王可记得一年前,许王奉命到吴中救灾,你与当地的官员们处的可是相当融洽。”

    此话一出,唐王插了一句,说道:“朕想起来了,一年前,爆发旱灾之地,好像就是吴中,时隔一年,又再次发生如此惨案?还真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地方。”

    豫王登时一乐,说道:“陛下圣明,这吴中之地,的确是个多事的地方。”

    许王闻此言,冷汗直冒。他可是恨透了李旦,本以为吴中之难就此解决,没想到竟是冒出了这件事。

    “陛下,臣为证清白,愿亲自前往吴中之地,彻查此案。”许王主动请缨,其意无非是想要掩盖当年的贪污案。

    “吴中之地。皆为你的门下之人,正所谓‘举贤避亲’,你亲自前往?岂有不包庇的意思?”豫王说道。

    “陛下,为避亲贤,臣愿前往调查,保证还百姓一个公道。”豫王说道。

    看到豫王和许王互斗,恰是唐王的驭人之术,既然他们斗的你死我活,自己作壁上观,乐享其成。

    唐王说道:“豫王有此想法,那便是再好不过,朕便名为你钦差大臣,负责彻查此案,若不能给百姓一个交代,朕拿你是问!!”

    “臣遵旨!”

    许王知道,自己的苦日子要来了。

    ......

    豫王府。

    晚上,一道黑影闪过,说道:“王爷,这份礼物,你可还满意?”

    喜欢太子归来之长生传请大家收藏:()太子归来之长生传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