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联 欢

    人,都是有情感的;然而只有互动的情感,才是最美最好的。

    营地属于军事区域。王森林和战友们来到营地一个多月,除了部队首长们会经常来此检查指导工作以外,基本难以看到其他的陌生人,尤其是普通百姓的身影。

    一个星期天上午,在营地周围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女;随着时间推移,聚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除了营房的正面外,像左右的山峦和训练场,以及其它的每个角落,处处飘动着青春的身影和欢歌笑语。

    战友们开始很好奇,也有几个胆大的战友,会与对方聊天交谈……但不多一会,营地上空便响起了集合的号声。

    营地首长告诉大家:今天上山的是福州师范大学的师生们。上午对方自行游玩或活动,下午要和咱们搞个联欢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准备和参与,午饭后,请各班、各排将参加的节目报上来……

    下午两点,王森林和战友们在值班领导的指挥下,唱着队列歌曲进入联欢地点——训练场靠近餐厅的一侧。

    首先,营地首长代表部队感谢学校师生们的热情和关怀;接着学校领导代表学校党委、团委、学生会,表达了对部队的热爱,以及对战友们的敬意!然后,联欢活动正式开始。

    联欢的一方是时代羡慕的精英骄子,大学生们;另一方是被社会誉为最可爱的人,当兵的人。双方在联欢中热情洋溢,活力四射……大家分别表演了小品、朗诵、歌曲、舞蹈和乐器等。

    王森林所在的七班,本来报了两个节目:先是陈建华用吉他弹唱了一首《橄榄树》。只见他面色略带庄重和忧郁,手指在弦间轻轻拨动;弦声清脆而流畅,歌声更是深沉而迷人。然后,王森林和罗宗胜用男女声唱了一首家乡民歌《夫妇双双把家还》;两人发挥不错,大家掌声热烈。

    联欢节目不断更新和上演,大家的心情也是越来越好。尤其刘海生更是开心得手舞足蹈。

    当主持人询问大家:“下一个节目,谁来表演?”

    只听刘海生大声叫喊:“请陈家林‘老夫子’,即兴颂诗一首!”

    但见“老夫子”,恼怒地直视着刘海生,并连连缩身推辞:“不行,不行!我可没准备……”

    身边的战友们起哄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将“老夫子”推到了场地中央。面对大家的热情和期望,他不好再推辞了,于是说:“请大家容我思考两三分钟。”

    现场即兴作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有好奇,屏息等待……

    此时的“老夫子”低头沉思,或用手摸摸下巴,或抓一抓头顶……少顷,他抖身肃立,摇头摆尾吟道:

    “离乡千里把军参,

    血性男儿雄心在。

    一点一滴学本领,

    保家卫国显本色。”

    见到大家叫好和鼓掌,“老夫子”谦虚道:“献丑了,谢谢大家!”

    谁知,刘海生又是站起大喊:“好,好诗,再来一首!”

    大家闻声也都附和。“老夫子”则是无心恋战,径直撤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因为战友们开始放不开手脚,加上准备有些仓促,所以上半场的表演,基本优势都在福州师范的一边。下半场的形势发生了逆转,营地首长启用了部队强项:拉歌和合唱。

    合唱,是集体力量的表现,气势磅礴、声音慷慨而激昂。战友们分别演唱了《我是一个兵》、《战友之歌》、《打靶归来》等等军队歌曲。

    拉歌,首先在于拉歌的领头人:必须有激情,必须有副好嗓子;更要声音响亮,有底气!其次,才是大家的激情配合。

    一般惯用的词语是——

    01. 领问:“刚才的表演,好不好?”

    同答:“好!”

    02. 领问:“再来一个,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