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十七章 调任难题

        十天前 京城燕京 新海市锦衣卫总部

    左锦瑟坐在太师椅上烦恼不已,这一切都是因为前几天的锦衣卫高层大会……

    那天会上,大明皇帝朱晟济坐在正中间,望着桌前这几个锦衣卫指挥。

    “众指挥,朕最近因为一件事夜夜难眠,茶不思饭不想。”

    奇怪的是,面前的一众指挥却无一回应,像是木头人一般。

    皇上看着没人搭话,有些恼羞成怒,索性便直接了当地说了下去。

    “这件事,我不是一次两次和你们提了,你们却到现在推推拖拖,到现在连调任的人选的都没给我拿出来,怎么?一有什么肥差,你们争相引介自己的亲信,这个差事,你们就给我做木头人缩头乌龟了?“

    一众指挥互相看看,冷汗直流。

    “这件事,今天解决不了,谁都别走!”说完朱晟济把目光放在了对面锦衣卫一把手都指挥身上。

    “左锦瑟,朕一直最器重你,调任人选由你全权决定,明天上朝前务必给我答复。”见都指挥被皇上直呼其名,一桌官员更是吓得不敢抬头。

    朱晟济索性自己敲了成交锤,拂袖离开了锦衣卫会议室。

    什么事让皇上如此着急,锦衣卫一众指挥又是为何默不作声。

    这还得从新海市的建立说起:

    新海地区以前只是扶桑洲东海岸一个海军基地,近三十年才成立了经济特区。

    资本集团最初随着新海市特区的成立而入驻,新海特区早期还处于欠发展阶段,需要巨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在当时大明这个中央集权国富民弱的帝国里,是任何一个民间资本都所做不到的。

    同时各项人口迁移和经济宽松等政策法规也有待制定和优化,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无论是新海特区本身还是入场的资本集团都是极度需要朝廷扶持和放权的。

    资金技术政策这三大方面也就像三个大铁链牢牢的拴住了特区下诞生演变的资本集团。

    但是随着新海特区的逐步成型,新海市也基本完成了技术发展的自给自足和资金流的良性循环。新海市特区基本政策法规也基本完善。朝廷对于随新海市诞生出来的资本集团也逐渐失去把控……

    资本集团也通过各行各业渗透到民间各处,通过资本收买本地官僚,把控影响新海特区的政治圈。

    从政府项目招标、执法人员执法、媒体舆论风向以及法庭判决方方面面,这背后都变得不纯粹。

    新海市各处都在暗暗生长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资金流。

    虽然大明每年任然从新海特区拿走巨量的税收,但是朝廷对新海市的把控也逐渐薄弱,新海市现在成为了资本集团的“小王国”。这种现象以前在大明这种帝制集权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新海市的现状众人也都多多少少有了解,要想不影响新海市发展的同时根除日益猖狂的资本集团,那宛如治疗一个癌症晚期患者。

    这些资本集团就像新海市体内的超级癌细胞,吸取新海市的养分的同时也和新海市融为一体,两者成为了共生体。

    皇上会上的目的是要彻底整治瓦解新海市的资本集团在当地山高皇帝远的势头,重新巩固帝国在新海市的统治。

    这本身是一份重大任务,皇上也十分重视。要是放在以前锦衣卫几位指挥使一定积极像皇上引介自己人。

    但是能在数十万锦衣卫中混到两把手数的过来的指挥使,那也不是池中物。

    以皇上的意思,此次委托的重任是必须要短期实现,彻底根治新海市资本毒瘤。

    要说皇上想让锦衣卫把月亮摘下来给自己,锦衣卫也是愿意效劳,因为相比“净化新海市”来说,把月亮带到地球反而是一件简单事。

    现在朱晟济把这个重担扣到左锦瑟肩上,左锦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首先是派谁去?如果指派一个对家的去,难免会落得别人口实。但是如果指派自己的亲信去,最后见不了成效,也会被皇上问责,最后失了羽翼。

    再就是派一个什么级别的人去?新海市作为特区行政级别是非常高的,新海市锦衣卫总部驻守的最高领导人是指挥同知,名叫王仁,只差左锦瑟三级,属于从三品。所以这次从中枢调派的人员是什么级别就大有学问了。

    如果派一个比指挥同知级别高的过去,那就是无形给王仁穿小鞋,公开的剥夺了王仁在新海市锦衣卫之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会引起新海市政局动荡。对资本集团也是打草惊蛇。

    如果派一个比指挥同知级别低的过去,那恐怕在调动资源方面困难重重,为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又添加了一项阻力。

    最后是找一个什么理由派遣人员?如果毫不遮掩的说出此次的目的:我派人了,你们这帮孙子太给脸不要脸,我要派锦衣卫高层过来攮你们。那这句话直接代表两点意思并引起两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