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 炼气

    凌晨,翡翠山庄。

    淡青色的天空上镶嵌着几颗残星,时隐时现,大地一片朦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陈北落朝东而坐,双目微闭,抱元守一。

    渐入深层定境之中。

    致虚极,守笃静,浑人我,同天地。

    恍兮惚兮,杳杳冥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同于虚空,而合于大道。

    此为修性的功夫。

    古往今来寻仙问道的人不知凡几,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倒在这一关上。

    只因他们心中的杂念、贪欲太过旺盛,放逐声色犬马,无法回复先天。

    故而,想要修道,首先就要斋心止念,无视无听无思虑。

    一切的视听思虑,皆为元神退位,识神当家者,俱是妄想,赖阅听思虑理论,又怎会得道。

    这就是仙家祖师,教人要罢黜聪明、寡言勿辩的缘由了。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陈北落天生道种,是以从未遇到所谓的入道之难。

    彼时,有白气两道,自他鼻窍中飞出,于头顶虚空中不停翻滚,游荡飞旋,竟似活物一般。

    晨光微曦,一片寂静美好,天地间孕育着无穷生机。

    无移时,第一缕日光洒落,东方地平线上透出缕缕红霞,像浸了血似的,犹如沾露的红玫瑰,一点紫红缓缓升起,由暗到明,随即微微一跃。

    只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朝霞满天,光芒万道,霎时间,世界一片金光如水。

    陈北落神念一动,白气飞旋环绕,首尾相交,连成一个圆圈,滴溜溜旋转,渐渐地沾染上了些许紫色,更显凝炼灵动。

    这是他近来修为渐深,才能修炼的采气之法,不仅使法力威能更大,还能温养元神。

    紫气者,先天之气也,至尊至贵,神妙无双。

    但是想要采其修炼,绝非一般修道者能做到,因为紫气只有日出的那一刹那,转瞬便会消失。

    陈北落深吸一口气,两道白气一个翻滚,倒卷而回,自他鼻窍钻入,沿着十二重楼层层往下,游走全身,传遍四肢百骸。

    霎时间,丹田及命门两肾蓦然微微发热,在内视下见得有淡淡紫光缭绕,陈北落以意念牵引,将此光呈球状放射至笼罩身体周围,并逐渐向四面八方扩大。

    直至感觉与宇宙自然相合,陈北落才收回,然后又放出、收回,放出、收回,放出......

    彼时,丹田内风起云涌,巨浪滔天,就仿佛是暴怒的汪洋大海一般,每一滴海水就是一微尘世界,旋生旋灭,不可言说。

    陈北落不为所动,抱守定境,物我两忘。

    无移时,丹田平静了下来。

    陈北落收束法力,缓缓睁开双眼,但见其中有紫光流转闪烁,极为刺眼,过了好久方才散去。

    呼嗤!

    他口一张,一道浊气飞出,划开薄雾,刺在前方十丈处的一面矮崖上,顿时将其洞穿。

    陈北落微微一笑,不见他有何动作,已从坐着变成了站立,速度快得没影。

    然后做了几个古怪的姿势,如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

    动作很慢,犹如老牛拉破车,却仿佛有种神奇的魔力似的,不知不觉间便将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此乃仙家真传动功。

    虽说人体的一切机能,都是在静极状态下恢复的,万物也从静中生长,这便是道祖老君所言的:“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但是,更要知道静须在动之后,否则这个静就不是静,而是枯、滞、死。

    也就是道祖所言的:

    动者,静之基。

    葛洪祖师也说过: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大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而易伤,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

    《太清导引养生经》亦说道:“所以导引者,令人肢体骨节中诸邪气皆去,正气存处。有能精诚勤习,履行动作言语之间,昼夜行之,则骨节坚强,以愈百病。若卒得中风,病宿固痿腿不随,耳聋不闻,头癞疾,咳逆上气,腰脊苦痛,皆可按图视像,随疾听在,行气导引,以意排除去之。行气者则可补于内,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自然之道,但能勤行,与天地相保。”

    陈北落行的是内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