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50 筹备

        阿布和芸娘尴尬的不行不行的,他们由于刚才的激情拥吻太过投入,也不知道吴夜在那里观摩了多长时间。

    阿布厚着脸皮,敷衍吴夜道: “呃……你姐姐身体有点不舒服,我帮她检查一下。对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饿了没有啊?”

    “我都回来好长时间了,我的手都洗完了。”

    “哦……这样啊。那让你姐姐给你去做些好吃的;我先给你看个好玩的。”

    阿布拿起镜子在吴夜面前晃了一晃。果然,明亮的镜子,顿时吸引了吴夜的注意力,芸娘趁机逃了开去。

    一天上午,王成回来了,同时带了回来大量的食盐。

    山谷众人欢天喜地的一起来卸货,如果没有这批食盐,也许过不了多久,很多道生产工序都会歇菜。

    食盐,或者说氯化钠已经成为了关系着山谷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

    阿布也很高兴,这下暂时不用为原料担心了,于是他下令让各项生产加足马力生产,争取多屯些货,为马上要派出贸易的商队做好准备。

    但在如何派出商队的问题上,大家产生了分歧。

    具体应该派出多少支商队,每支商队多少人,每支商队谁来负责等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果抽调太多的青壮年成手出去,那盆地内的农活、畜牧、工业生产无异都会受到影响。

    毕竟现在的生产力还不发达,大量的工作还需要人力来完成。

    依靠妇女干活的想法也不靠谱,毕竟作为妻子、母亲,众多女子需要承担操劳家务、养育孩子、植桑养蚕等任务。

    如果多派年轻人出去,一是年轻人没有经验,二是性格比较冲动,不太让人放心。

    他们这种未曾经历风雨的毛头小伙儿,在那些常年浸yín此道、精于算计的商贾眼里,简直

    犹如可怜无助,待宰的肥羊一般。

    最后阿布建议道:“可以像上次翠虎他们那样,三五个人一队,派出一个稍年长有经验的人带队就行。

    每个方向派出一路人马,主要先把大唐疆域的生意做活。

    这样就不用抽调太多的劳力,同时可以让年轻人涨涨见识。

    这些人的主要任务不是要自己来经商,而是带着咱们的产品,尽量同各地的富商大贾搭上关系。

    由他们来代理我们的产品,前期可以多给他们让些利益出来。

    但前提是以后需要他们自己来我们这儿拉货。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投入太多的人力来走商路,只需要专心生产就可以了。

    用一句概括就是'专业化生产,社会化保障'。

    我想如果让给他们的利益够多,没有哪一个商贾不乐意这样做。

    毕竟我们生产的诸如玻璃、纸张、肥皂等产品都是其它地方提供不了的精品。

    他们转手后会获得更大的回报,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暂时只能这么做。

    等我们以后有了财富的积累,到时候就可以甩开他们,自己进行代理。

    同时在资金回流方面,尽量不收现金,直接兑换成各种原材料,运送的费用可以从产品收益中直接扣除。

    只要我们的制造工艺足够先进,产品足够精美,我们就有底气,不愁他们不自动找上门来。

    只要第一次能把贸易做成,以后就能把这些关系网确定下来。”

    众人对这个办法都表示赞同,这样能有效避免抽调大量劳力的问题,比较符合山谷目前的实际。

    阿布的做法有点类似后世的连锁加盟店,他们主要负责产品上游的供货,中下游的运输、销售环节全部承包了出去。

    这样做会让利出去一部分,但是在起步阶段,他们没有那么雄厚的资本,也不得不依赖外力来解决。

    另外每支商队还有一个任务,那也是之前就定下来的:搜寻各种人才。

    不论各行各业的尖子能手,只要他们肯来,可以许下重利,或者技术引领,具体细节自己慢慢斟酌,好说好商量。

    但如果实在请不动,那也没有办法,毕竟不能直接动*人。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各路资源回流以后,如何及时消化处置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