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番外李济青的故事1

    李济青是李国三殿下,自小便被皇上皇后给予重任。

    传说,他刚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雷鸣电闪中太阳的金光里有一颗星星熠熠生辉。那日还来了一个老道士,自称是蜀长恩,他伸手点了一下李济青的额头叹了口气。手一直在捻胡子,若不是被皇上打断思绪,那本就不多的山羊胡子不知道要葬在他手里多少白须。

    “蜀道长,刚才开始就忧心重重的,可是——有何心事?若是事关寡人的龙子,就请直言。”一旁的高坐的穿着暖红色常服的李云这样说着。

    蜀长恩抬头打量这这位皇帝,坊间传说这位皇帝十五继位,二十便将那垂帘听政妄图把控朝政的皇太后除去,二十五岁便将这李国朝廷打造如同铁板一块。世人对他的评价也多有疏异,有人说他冷血嗜杀有人说他仁慈英明,众说纷纭。

    此刻见他,蜀长恩才觉得这个人好似与那一种说法都不同。初见时,他正逗弄怀里的幼子,一脸慈爱亲近。

    再见便是如此场景他狭长的眸子中耐人寻味的光芒闪烁,只消一眼好像就能把人看破。见着这样的李云,蜀长恩不禁苦笑,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的道可能是白修了。

    “陛下英明!”蜀长恩拱手,皱眉思量了片刻还是决定跪一跪这位皇帝,必定礼法不可废嘛。

    但谁知,刚一行动就像是被那人看破了似的,他走上前两步止住蜀长恩的动作。

    一把将他扯到屋子外,蜀长恩一噎刚想说话,却看着那人嘴边竖起的食指不自觉的噤声。

    待到走到屋外,寻了处没人的僻静地,李云指指刚才院子的方向,舒了口气咧嘴笑了起来。

    “道长请说,将才那边气氛沉闷了些,压的我胸闷。所以逾越了,现在舒坦了——啊!”他说着伸了一个懒腰。

    “小殿下日后可能——可能,颇为不顺啊!若是能得皇位,那便有可能得个善终。若是不能——那兴许是身死异乡,薄馆裹尸。”蜀长恩的语速极缓,一脸哀色说话用词极为谨慎,眉眼间多忧色。

    李云漫不经心的看向远方,随口答道:“恩!”而后扭脸冲着,蜀长恩一笑朗声道;“道长真是慈悲。但那孩子生于皇家,命运本就不会有多平淡坦荡,多的是尔虞我诈兄弟相残。日后得不得善终与我何干呢!到是道长真是一幅好心肠呢!”

    蜀长恩一脸纠结的看着他,一句没来由的话脱口而出;“您将才那般慈爱,我还以为——”

    “以为我在乎那小子?”李云哑然失笑,“皇家那能有什么在乎,我在乎谁就是害谁,道长不必多说了!我们回去吧!”

    ······

    三年后,之前那小小的一团如柳树抽芽了一般渐渐长大,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道士坐在一旁的摇椅上远远的望着那团小团子。

    三岁的团子,迈着小短腿在一条小沟壑上跨来跨去玩的好不自在。蜀长恩摇着蒲扇半眯着眼一脸惬意。

    五年后,子安已经在蜀长恩的教导下开始识字。小孩子的奶音引得蜀长恩常常叹气。

    有是一年夏日,一声蝉鸣带来了一天里的第一缕阳光的时候,蜀长恩就拎着一团小小的团子做到院子里。天色正是有些深邃的蓝色与橙黄色搅合在一起,院子里小厮精心雕琢的盆栽也被分成了两半,一半病恹恹的好似没睡醒一般,一般被暖橙色的阳光包裹朝气蓬勃。

    蜀长恩打量了一会儿院子,五指张开于空中虚握一个灵气聚集而形成的椅子自空中浮现,他单手颠了颠满意的笑了笑。寻了出阳光差不多好的地方坐下,把手上拎着的团子放在腿上。

    拿出一本道德经扯着公鸭嗓念着,子安有一搭没一搭的学着。之后那人似是觉得子安有些不专心,在他的腿上轻拍两下。

    “师父,”子安回过神来,眨着蒲扇似的眼睛看着蜀长恩,伸着小手拉着他的小指,“父皇为何不来看我啊!是不是子安做错了什么?”

    “真是的,为师是怎么教你的!做皇上的人,是不可以没有定力的。好好背书!”蜀长恩食指微曲弹了一下子安的脑袋。

    “可是我不想当皇上啊!”子安垂眸一脸失落的模样。

    蜀长恩看着他眸光微微暗了暗,说话的语气都有些重;“你不当皇帝,你还能做什么呢!你是天家的子嗣,之后种种哪有你选择的权利。况且——一切都是要付代价的,你现在生活如此富足,就是因为你是天家的子孙。”

    “可是——可是——”子安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蜀长恩被她哭的心里酸酸的,他伸手想拍拍子安的肩,但是子安却将他的手打开,扭身就跑开了。

    只留下他一个人无奈的摇了摇头低低的叹了一口;“这个小哭包真是让人没办法啊!”

    第二天,子安瞪直了一双眼睛盯着蜀长恩手上的糖葫芦,演了几口唾沫。

    “子安,你想不想吃啊!”蜀长恩捻着山羊胡,笑完了眼显得格外的不正经。

    子安叹了口气,盯着糖葫芦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却没有说话。

    “那好吧!那我走喽!”蜀长恩米这一双眼睛,准备离开,却被那个小小的人抓住了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