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八章 熟悉的配方

    这里的粮食产量还是太低了。人尚且不够吃,还得分出一部分来喂养家畜家禽。他便想,若是能将秸秆类发酵了,拿来喂猪,可能省下不少粮食。

    虽说这里的人家都兴割猪草喂猪,但猪草也只是猪食的一部分。猪是杂食动物不假,但猪草里的热量却不够。单靠猪草,勉强维持生存没问题,要想长壮长膘,基本不可能。

    是以一般人家,都会再参点粗粮米糠的进去。米糠能有多少?主要参的还是粗粮。

    说的这米糠可不是谷壳,而是谷壳与米粒之间的糊粉层。喂猪的都知道,便是参进去些谷壳,猪也是消化不了的。怎么进去,还怎么给你拉出来。谷壳基本上就是一点木质纤维,和干木头渣子没啥两样。不能消化不说,还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对于现代人,一听说促进肠道蠕动,那是好事哇!不不不,都是吃多了撑的,吃得太精细了,才这么想。肠道蠕动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刮油”。吃进去的东西还不等完全消化吸收,便被赶着排了出来。猪越养越瘦,不就是刮油么?

    就算百姓不在意猪长膘的事儿,只喂猪草。秋冬两季也没猪草可打呀!剩菜剩饭?不存在的事儿!吃都吃不饱,还能有剩的?

    苏世秀大学时期,睡对面铺的哥们儿,做的就是微生物方向。那哥们毕业以后,没有留在学术界,而是进了家大公司,专门研发农副产品的分解利用。

    每次有新产品,就给他们几个关系好的寄一圈。

    其余几人,要不就是寄实验室新出的美容产品EGF、生发剂等高大上的东西,再不济也是寄载药量大的新型创口贴,好歹能用上。

    你寄几包发酵菌粉过来,算什么事?晚上捏包干脆面进去混着吃吗?

    前些天苏世秀从桌子抽屉最里头,翻出来了几包,功能各不相同。当时便拆了包装,弄出来养着了。这些日子每包都收获了不少菌落,种类还不少!都小心冻存起来了,也留了几盘就在实验室里养着。

    照说,按收的各种菌落的数目比例,大概是能估算出每种菌包内菌群的配比的。不过问题是,这些东西有的都搁那儿好几年了,大概是过期了的。虽然还有那么些生命力旺盛的,苟延残喘到了如今,其菌群的配比却失了真。

    所以,虽然得到了许多有用的菌种,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他还得多试试。这一试说不定就是几年!实验室的培养基可不够他霍霍的,还是熬高汤实在。

    既然钟灵问了,他便老实说:“我想培育些菌种出来,将玉米秸秆稍做分解了喂给猪吃,能省些粮食。这里的粮食产量太低了些!”

    得!果然还是那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货,熟悉的原料,熟悉的配方。皇帝又不是你家的。

    不过吐槽归吐槽,这种高尚的行为还是应该鼓励赞扬的。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一脸慈祥,“加油,小子,姐姐看好你!往后我家的稻秆都给你留着,不要钱!”

    苏世秀拍了她手下来,做什么没大没小的!

    “稻秆可没用,干枯巴巴地。也没啥营养,降解起来有困难。只有玉米高粱秆子才有用,本来就带点甜味,摘了玉米赶紧趁秆子还青的时候收了,就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