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二章、江之永矣(2)

    这夜子时,江风渐微,皓月当空。

    叶紫羽仍旧合衣躺下。虽然眼皮直打架,可这般良辰美景,很是少见。他只怕今后也不会再有此迹遇。心中委实舍不得睡去。可身子困乏,过不多久,已是酣声一片。

    不知多久,叶紫羽竟悠然醒转,再望江上,仍是皓月当空,明见万里。他站起身来,倚栏而望,也不见其他人去哪儿了,只剩他一个,不由触景生情,乘兴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语音未落,忽听有人朗声道:“好一个‘高处不胜寒’!敢问公子高姓?”

    叶紫羽倏的一惊,心中迷茫:“当今世上习文墨者,竟有不知苏东坡之名乎?怎似以为此词出于我手?”

    朝着发声处看去,只见一模糊身影,似着长衣。不由询道:“您是……”

    来人笑曰:“在下亦喜以酒、月赋诗,公子且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饮,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

    这不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吗?叶紫羽更加惶惑了。

    但见来人走近,月光下眉目已渐清晰,绿袍长靴,头戴一字青毡,颔下三缕长须,年在四旬开外,双目微含笑意的直视着自己。

    “在下姓李,名白,字太白。适听公子之赋,豪气冲天,故而相见,愿闻公子高姓。”

    得知来人竟是李白,叶紫羽心中虽大为不解,却并不惊讶。暗道:“唐宋元明清,他自是不知苏东坡其人。”便言道:“未知千古之下,得见先生尊颜。适才所吟之词,非某之笔,乃是先生之后,名为苏轼者作。”

    “哦?愿闻其人何在?”

    “死矣。”

    太白闻言,脸上略过一丝惋惜之色。叶紫羽不由莞尔,苍天可曾戏弄人间?何不叫苏子一同现身否?于是上前言道:“先生有诗云‘古来万事东流水’,见作而知人,适非得见?”

    太白见说,稍有诧异,问道:“我等素昧平生,公子何以熟知某之作矣?”

    此言令叶紫羽大笑:“先生自是不知,当今之世,先生诗词举天下而誉之。诗仙太白,万民敬仰。更复有‘铁杵成针’一故事,早为三尺蒙童之启也。”

    李白听后,有些不解,便道:“愿闻其详。”

    叶紫羽便将太白少年时听老妇人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典故复言与他,并告之如今世人时以此教导自己的小孩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