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四章、玉簟凉(二)

    陈芸眼看着于妈妈臃肿的身影消失在视野尽头,瞬间卸下架子,颓然丧了一口气,然后又心不由主地想起陈父。算算快一日了,陈父那里还没消息,陈芸实在心劳意攘。

    其实,陈芸心里也明白,人生七十鬼为邻,黄泉路上无老少,人多早晚得往鬼门关走一遭,何况陈父先前一病不起,早便是风前烛瓦上霜,来日短去日长。死,或许于他还是一种解脱。

    可人是有温度的动物,一想到陈父的慈祥面容,陈芸就马上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带着伤感的情绪进了一碗粥,陈芸还要忙着去府里各处查岗,只好快速收敛愁态。

    屋外,天清气爽,惠风和畅,虽说是在季夏,可日头已较前几日温煦许多,只是淡淡疏疏地洒在月桂丛里。

    陈芸风花拂柳出了落梅院,先绕道绿竹院去看了看沈雪茹。

    沈雪茹最近安分了许多,不光用心学习女工,还开始钻研作诗。

    陈芸看她有事可做,心下稍宽,当面安抚几句,又绕道绣球圃去乐寿堂给沈母问安。

    沈母原本想:“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听祖父命不久矣,他必是心中难过,即便仍旧留在府里,那也必定魂不守舍!”

    沈母实难预料陈芸不光一如往常,还悉心毕力打理府务,致力为陈氏免去后顾之忧,不由心中喜爱,就绝口不提陈父的事情,当面询问几句府务,然后就好心告诫:“虽说府里的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可千丈麻绳,总有一结,你也不必急着证明自己的能力,天长日久,我和你婆婆都看好你!”

    陈芸连忙低下头来。

    沈母见她这般,忍不住又交代道:“我已许久不管事了,连府里有多少口子人也不大清楚,以前全由着你婆婆打理,如今她不在府里,万事都要你点头应允,你必然应接不暇,若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地方,只管找冯妈妈讨教!这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兴许多一个人拿主意,事情就简单多了!”

    陈芸听了,忙道:“冯妈妈老成练达,我虽只和他共事一日,但已经受益匪浅了!”

    沈母笑着点了点头,道:“你是个聪明肯学的,凡事一遍生、两边熟,如今且慢慢跟人学着,等将来你婆婆要撂挑子了,你就好补上来管家了,也省得后继无人!”

    陈芸不敢往下接话,只能唯唯点头。

    沈母想她还有其他事要做,当下也不挽留,只好言劝慰了几句,然后就放她出了乐寿堂。

    陈芸出来,沿着东西走向的巷道一路走到底,正要拐弯取道北方,突听相邻的巷道上有小丫头的声音传来:“唉,你听说了没有?那个才从咱们府里出去的青梅嫁给一个外地商人了!”

    “你又是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我却从未听闻

    !”另一个小丫头娇声娇语,“不过,你既说了,想必有几分真,你就不必藏着掖着了,快说说那外商到底长什么样子?”

    前一个嫌弃道:“我倒真见过那外商一回,长得肥头大耳,活似一头猪,真不晓得青梅看上他什么了!”

    “瓜好吃不说老嫩,人对眼不说丑俊,咱们瞧着那外商相貌丑陋,兴许青梅就看上人家了呢!”后一个嘻嘻价笑。

    前一个正要接话,忽见陈芸领着瑞云、瑞彩大模大样从拐角处露出身影,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赶忙缄口。

    陈芸见她们大眼望小眼,一时也懒得与之生气,只道:“这儿人来人往的,可不是由得你们说是论非的地方,你们若有这个闲心,干脆躲进自己屋里说三道四去吧!”

    两个小丫头惶惶低头。

    陈芸还有事忙,当下并不与两人计较,只是云淡风轻地从他们身边经过,然后穿过一片桂林,堪堪走了几十步,终于到了延辉堂。

    延辉堂里,年仅二岁的沈逢元坐在罗汉床里,手里不停地玩弄七巧板。潘翠莲慈母心切,一面拦在床沿,防止沈逢元往下爬,一面手里捧着帕子,细针密缕白梨花。

    陈芸慢慢进来,见了这一派安宁祥和的气氛,不禁心生羡慕,就轻手轻脚走上前,道:“大嫂真是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