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章 走入夜色的马车

    伏公公连着呛咳了好几声,这才发现自己站的位置太过于空旷,正对着深巷风口处流窜出来的寒意,于是忙着拐到街边,双手笼袖佝偻着背,将身形瑟缩在临街铺面大幅的立式招牌后面,嘴里面含糊不清的嘟囔了几句,大概是在抱怨这天气白日里看着还好,何以到了晚上竟比冬日里还要凛冽。

    易先生倚墙而立,下意识的又要从怀里摸出书卷把玩赏读一番,直到举到面前时才发觉天色已暗,只得讪讪的自嘲一笑,很是随意而又胡乱塞回了怀中。月下读书听上去风雅美好颇合古韵,那也是得有小炉焙酒红袖添香,再有琴箫相合才算应景。如今站在荒街之上惆怅㥜叹,又看的是哪门子书?更何况此时月华皎洁,却只有真正落于文字之上时,才会发觉远没有以为的那般光亮。

    为首两人此刻都没有再发话,众人一时便不知该如何才好,只能陪着一道在街面寒风中瑟缩站着。汪直自然也很识趣的保持着沉默,躲在一边来回踱着步子。他虽然看不见前头黑暗中发生的变故,只是琢磨起刚才伏公公提及的三言两语,料想那群黑衣人定是下场不妙,不禁得心头大为讶异。心想如今看起来李昊霖这家伙何止是软硬不吃,简直是软硬通吃,吃完了还不给吐骨头的那种。

    “要不,今天就这样了?”易先生终于发现这样沉默下去不是个办法,汪直初来乍到说话做事都极小心,伏公公这个老狐狸又不愿意在二皇子面前背上不战而逃的责任,说到最后还得是自己去拿主意。再说二皇子命大家救回李呈央,既没给定期限,更没有指定今晚必须成功,自己几人也是因缘际会,临时起意跟着那帮黑衣人想捡个现成便宜而已。

    更何况如今看来这隐没在黑暗中的南衙大牢颇有古怪,自己纵然谈不上害怕,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回头多加谋划总归是要的。

    伏公公眼观鼻鼻观心,眼见着倚在墙边都要睡了过去,听闻易先生开口,倒是立刻转过身来嗯了一声,那张马脸上努力挤出两道褶子,难得的露出了丝温和笑意,从善如流的连声附和。

    其余一众人等更是不会有什么异议。

    正在几人打定主意就此打道回府之际,却见远处南绍大牢厚重的大门慢慢推开了一条缝,众人连忙让到路边,将身形收在檐下的阴影里。

    借着檐下两盏昏黄的灯笼,见得两人顺次从门里走出,又回头向着里面打了个招呼,这才解了门口马车,往城西缓缓驶去。

    看那衣着打扮,应该就是之前站在蜜饯铺下的一男一女,没曾想这一路西行,竟是去了南绍大牢。如此看来,之前蜜饯铺下的相逢,之后深巷中的打狗,当时只当是位小妇人与年轻仆人之间的戏闹玩笑,只怕都大有深意,看来自己以为极为隐蔽的行踪早已落入两人眼中。

    “之前只是看得眼熟,倒是没往下细想。”汪直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了下,讶然说道,“如今看来,倒是和李城主的那位曹姓夫人长得有些相像。”

    伏公公侧过头,很是意外的从鼻腔中发出声来,“嗯?”

    语调上扬,看似像要确定这条信息的真实与否,然而这一声似是而非的鼻音背后,众人皆知伏公公是在询问某种想法落于实践的可能性究竟能有几成。

    易先生迟疑了一下,在应该如何和可以如何之间左右纠结的他,没有第一时间响应或者否定伏公公这意味难明的建议。倒是汪直吓了一跳,果断的连忙摆手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李兴霖这人的脾气,你们不晓得,我是再清楚不过的,秉性刚直,宁折不弯。”汪直急促的说着,唯恐慢了一步酿出祸端,自己这随口一说那便是罪过大了,两位大佬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了,自己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到时候可真是收不了场,“要真走了这一步,只怕到时候反而骑虎难下,不死不休了。”

    伏公公很不以为然,冷哼一声道,“其中道理咱家自然晓得,难不成那城主若是不从,咱家还会撕票不成。我们且试上一试,做得隐秘些,若实在不行偷偷放了便是,绝不会伤她半根毫毛。”

    倒是易先生微微摇了摇头,心想又不是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事,这种胁迫于人的手段本就为人不齿,不光彩得很。若是成了也就罢了,可万一搞砸了可是一堆麻烦砸在手里。这说抓就抓,说放就放的,哪有这样容易的事。对面的又不是没头没脸的平头百姓,自己这群人毕竟也不是真的绑匪山贼,更加牵扯到二皇子的声名,哪能真如这般随意为之。

    易先生微侧过脸,见伏公公望着一路缓行走远的马车,神色之间显得颇为意动,连同着身后那四个随从也是一副跃跃欲试模样。易先生叹了口气,决定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说上几句,究竟拦不拦得住自不必说,但日后说起来总算也是交待得过去了。

    伏公公暗自摇头,想着这易先生虽然谋略阵法都极为精擅,只是未免太过于畏首畏尾胆小怕事。想着再迟疑片刻,那辆马车就要在黑暗中隐没不见,他浑浊双眼里精光一闪,打定主意就要从黑暗中闪出,只是心念乍起,就感觉到了身后一阵不知生于何处的阴风吹来,脖颈处一片冰凉。